王戎(234-305年),字濬冲。魏晋名士、文学家、书法家。是曹魏幽州刺史王雄之孙、凉州刺史王浑之子。也是“竹林七贤”中年龄最小的一位。官场几起几落,晋惠帝时,迁太子太傅,转中书令,加光禄大夫,再迁尚书左仆射,领吏部事务,元康七年,升任司徒,位列三公。
王戎自幼聪颖,风姿秀彻,异于常人。六七岁时,在宣武场看戏,猛兽在栅槛中咆哮,众人都被吓跑,只有王戎站立不动,神色自如。魏明帝曹叡在阁上看见,感到很惊奇。王戎曾与同伴在路边玩耍,见道旁有结满李子的李树,其他人争相去摘,只有王戎不动声色,别人问他为何如此,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必苦李也。”验证之后,果然如此。王戎以“孝”称著,但其孝也异于常人,他在为其母亲守丧时,居然逾越礼制,饮酒食肉,不过面容憔悴,身体虚弱,连起身都要扶拐杖。中书令裴楷前往凭吊其母,说:“若使一恸果能伤人,濬冲必不免灭性之讥。”而尚书和峤在同时遭父丧,虽然寝苫食粥,但哀毁不过礼,气色不衰。刘毅称之为“和峤生孝,王戎死孝”。王戎还以识鉴人物见长。钟会伐蜀,过往与王戎道别,问怎么制定计策。王戎说:“道家有言,‘为而不恃’,不是成功难,而是要保持难啊!”等到钟会失败,大家都认为王戎有见识。王戎盛赞山涛说:“山涛就像未经琢磨的玉和未经冶炼的金一样。人们往往都欣赏玉和金光彩夺目的外表,而对未经琢磨的玉和未经冶炼的金,不知道它们内在的高贵质地。”认为王衍“神姿高彻,就像瑶林琼树般出众”。认为裴頠不擅长运用自己的长处,荀勖擅长运用自己的短处,陈道宁刚劲严峻好像被长竿一样。王衍曾拒绝品评当时在琅玡作郡吏的孙秀,而王戎却劝王衍给孙秀好的品级。到司马伦、孙秀掌权时,杀戮朝官,王戎、王衍得以幸免。王戎厌恶族弟王敦,经常托病避而不见,后来王敦果然起兵造反。由此可见他见识高明之处。
王戎一身真可谓历经宦海浮沉。最初承袭其父的爵位贞陵亭侯,被司马昭辟为掾属,历仕吏部黄门侍郎、散骑常侍、河东太守。咸宁二年(276年),迁任荆州刺史,因为派遣下属私建院宅而应该被罢免,特意允许赎罪。咸宁四年(278年),改任豫州刺史,加建威将军。咸宁五年(279年)十一月,晋武帝伐吴,王戎遣参军罗尚、刘乔领军入武昌,吴江夏太守刘朗降。吴平,以功进安丰县侯,增邑六千户,人称王安丰。后因母丧去职。太康三年(282年),王戎被征为侍中。太康五年(284年),迁光禄勋。太康十年(289年),补任吏部尚书。太熙元年(290年)武帝崩,晋惠帝司马衷即位,太傅杨骏辅政,以王戎为太子太傅。永平元年(291年)三月,杨骏一族被诛,贾后执政,王戎因得罪于东安公司马繇而转中书令,加光禄大夫,迁尚书左仆射,领吏部。但被司隶校尉傅咸弹劾,王戎与后族贾氏及郭氏是姻亲,因而没有被免官。元康七年(297年)九月,迁司徒。又因裴頠岳丈身份而被罢免,后又起用为尚书令,再迁司徒。张方劫持惠帝入长安,王戎逃奔陕县,永兴二年去世,享年72岁,谥元侯。
王戎初涉宦途的时候,也曾有过一番作为,任豫州刺史奉诏伐吴,曾收复武昌等大片土地,荐举方正贤良之士石伟,任吏部时,王戎创制了甲午制,凡选官先行试用,考其政绩后再予以征用或辞退。但是随着政局日趋纷乱,西晋的内部危机加剧,特别是见到嵇康被杀,阮籍途穷,晋王室对持不同政见的士人的残酷镇压。王戎的“为我”思想日渐增多,“保身”哲学亦日趋圆熟。他仰慕古人蘧伯玉,看到天下将乱,于是“与时舒卷”,不以世事名节为意,甚至故意败坏声名以求自保。史载王戎“性简要,不治仪望,自遇甚薄,而产业过丰,论者以为台辅之望不重”。在吏部任上,王戎依门第高低铨选官吏,“户调门选”,任司徒时,王戎把政事交给僚属办理,自己常骑小马从便门出游。虽然地位尊贵,但王戎总是独自出行,巡视田园地产时,以手叉腰,不带随从。王戎的很多门生故吏也做了大官,在路上遇到王戎只好“下道避之”。后愍怀太子司马遹被废,王戎也没有一言劝谏。“八王之乱”时,司马冏拥晋惠帝乘舆反正,以王戎为尚书令。太安元年(302年)五月,迁司徒。十二月,河间王司马颙联合成都王司马颖等讨伐齐王冏。齐王冏问王戎对策。王戎认为司马冏自诛赵王伦、拥惠帝反正以来,赏罚失当,以致朝野多有怨言,人怀贰志;建议齐王冏主动撤回自己的封国,尚可保住王位。司马冏的谋臣葛旟怒斥道:“汉魏以来,王公就第,宁有得保妻子乎?议者可斩!”群臣惊惧,王戎假装服食药力发作,跌倒在厕中,才免去一死。
世说新语记载王戎为人贪吝,其俭啬一篇共有九条,即有四条记王戎事。晋书谓王戎“性好利”,多置园田水碓,聚敛无已,富甲京城。王戎早年在荆州刺史任上就曾私派部下修建园宅,因此被免官,后来出钱赎回。据说王戎经常与夫人手执象牙筹计算财产,日夜不辍。同时又十分吝啬。家中有棵很好的李树,王戎欲拿李子去卖,又怕别人得到种子,就事先把李子的果核钻破。王戎之女嫁给裴頠时,向王戎借了数万钱,很久没有归还。女儿回来省亲时,王戎神色不悦,直到把钱还清才高兴起来。王戎的侄子要成婚,王戎只送了一件单衣,完婚后又要了回来。时人谓王戎为“膏肓之疾”。但有人认为这是王戎避祸于乱世的“自晦”之举。东晋人戴逵评论道:“王戎晦默于危乱之际,获免忧祸,既明且哲,于是在矣。”南郡太守刘肇以十丈细布贿赂王戎,王戎虽没有接受,但写信感谢刘肇,为司隶校尉刘毅弹劾。武帝为王戎开脱道:“戎之为行,岂怀私苟得,正当不欲为异耳。”不过王戎还做过一件与其贪吝完全不同的事。其父王浑去世后,其故吏赠钱百万,王戎辞而不受。是否“性好利”真是难说!
不过,王戎无论如何也是一个“有趣”的人物。王戎之妻常以“卿”称呼王戎(按礼,妇人应以“君”称其夫,“卿”乃是夫对妻的称呼)。王戎说:“妇人卿婿,于礼为不敬,后勿复尔。”其妻曰:“亲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当卿卿?”王戎也无可奈何。成语“卿卿我我”即出于此典。王戎任尚书令的时候,有一次身穿官服,乘轻便小马车,从黄公酒垆经过,回头对后面车上的人说:“我从前和嵇叔夜、阮嗣宗一起在这家酒垆痛饮,在竹林之下游乐,我也参预末座。自从嵇生早逝、阮公亡故以来,我就为时事所拘。现在看到这酒垆虽然很近,却又像隔着山那么遥远。”这也是典故“邈若山河”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