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在梅园排队坐中转车时,看到了一棵枇杷树,为了印证,我特意走上前去看了看。没错,是枇杷,只是还有些绿。咦?上一次看到枇杷树是在哪里呢?
想起来了,是陆巷,是东山。也许是那漫山遍野的枇杷树给我留下的印象太深,也许是陆巷王鏊的名气太大,总之那个盛夏的东山之行就渐渐地清晰了起来。
提起那次东山之行,我一直都觉得是个美丽的意外,因为对于外地人而言,这个线路太小众了。直至有天晚上打车时,和司机闲聊,询问他听不听评弹,又问还有什么地方可去等。司机是个尽职的导游,向我们介绍了东山的碧螺春,介绍了陆巷,还盛赞了雕花楼。他的推介很成功,我心动了,加上之前在网上刷到过类似“中国最美六大古村”的宣传,隐约记得“陆巷”这个名字,据说李少红导演拍《橘子红了》时在那里取过景。我心里有个小小的声音说,走,去看看秀禾,就算秀禾不在,走走她走过的路也是好的。
鉴于东山和陆巷算是小众景点,我不太确定其可游览性究竟如何,所以不好大张旗鼓地邀请大家一同前往,只是象征性地提前一天在群里发了一下我的计划就动身了。那是苏州最热的时候,我按着导航指引,自由组合多种交通工具——地铁、的士及公交,终于到了太湖之滨。说来也怪,以往也到过太湖,也曾到过鼋头渚,竟不觉它的美丽。但这次,当我坐着乡村巴士经过岱心湾大桥时,我的心都要醉了。那一刻我想到了海边,想到了大连的滨海大道,想到了很多很多……
几经周转,终于到了陆巷。下车之后其实我有点茫然,看不到一个人,我在哪里?售票处在哪里?路边根本看不到,最终还是卖水果的阿婆给我指明了方向。
印象中我没有买票(门票60),工作人员认可了我的证件。我询问了一下参观所需时间及是否需要原路返回,就开始了我的陆巷古村之行。嗯,是包场,沿途没有碰到什么游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古渡,名曰“寒谷渡”,以山而得名。站在渡口边,遥想当年古村百姓外出经商、求学都从这里扬帆,王鏊还乡时也从这里下船,想到这里的巷道曾走过唐伯虎、文征明、祝枝山这样的才子,也接待过阳明先生这样的心学大师,不自觉地就放慢了脚步。
渡口边的小酒坊里,躺椅上卖酒的老大爷酣声阵阵,给这个炎热的午后平添了几分生气。
我沿着青石板路一路前行,拍拍古宅黄石垒砌的、看起来很有安全感的石墙,拍拍村里随处可见的水井,转转导览图里列到的一些可供参观的大宅,如揖峰园、丹凤楼、怀古堂、宝俭堂(南宋词人叶梦得故居)等。
走着走着,被三座高大的牌坊挡住了去路,抬头一看,肃然起敬,分别上书解元、会元、探花。木质门楼显然是新修的,两边高耸的石柱漫不经心地向游人诉说着这古村过去的荣光。
要说这三个牌坊,就不得不说说王鏊,明代正德年间大学士,陆巷的形象代言人,据说古村的得名也和他有点关系。有人说其母姓陆,陆巷因此得名。也有人说南宋偏安南迁时途经太湖,见东山雄峙湖中,风光秀丽,战火不易波及。于是不少官员家眷选择在此隐居,其中有六大家族,他们在村中筑起六条直通太湖的巷道:文宁巷、康庄巷、韩家巷、姜家巷、旗杆巷、固西巷,村庄因此叫陆巷。我更倾向于后者。我在迷宫一样的古村里转悠了半天,也没有走全这六个据说通往太湖边的巷道。
牌坊下有家网红店,主打产品为白玉方糕,买了一盒试吃,不是很合我的口味,果然是众口难调呐!
终于走到了王鏊纪念馆。我在这里停留的时间最长,所以对王鏊这个主咖做重点介绍。王鏊是当之无愧的东山之光。他有多厉害呢?他去世之后,阳明先生为其撰文《太傅王文恪公传》,并称其为古今完人,说自己远不能及。他的弟子唐伯虎评曰:“海内文章第一,山中宰相无双。”
首先,海内文章第一。王鏊8岁读经,12岁能诗,16岁善文,出口成章,倚马可待。每出一文,辄海内震动,国子监诸生争相传颂,朝中大臣无不赞其天下奇才。明成化十年(1474年),王鏊在乡试中取得第一名“解元”;翌年,会试又取得第一名“会元”;又翌年,殿试一甲第三名“探花”,一时间名动天下。据说王鏊殿试本应为一甲“状元”,解元、会元、状元,三元及第,但是他的主考官商辂有想法。商辂是明朝开国以来第一个连中三元之人,由此平步青云。他把王鏊文章拿过来一看,嗬!字好文章更好,瞬间扎心了。如果一个乡下小儿,也连中三元,那自己就不是那个唯一了,于是给了王鏊一个探花。但这篇应试作文实在太好了,人们争相传颂,所以探花也遮不住金子的光芒。
其次,山中宰相无双。王鏊入仕以后一路坦途,从孝宗的侍讲学士做到太子太傅,最后又做到武英殿大学士,位极人臣。申明一点,王鏊不是宰相,因为明朝没有宰相。朱元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废除宰相,设内阁大学士,首席内阁学士称首辅,王鏊、张居正都当过首辅。王鏊算是事实上的宰相,但他上班上得并不愉快,因为明武宗朱厚照继位了。朱厚照荒淫无道,重用宦官,天下大乱。
过去看香港电影,开头常是:大明某某年间,太监专权,民不聊生,故事就此展开,比如《新龙门客栈》的周淮安,还有《五人墓碑记》中的周顺昌等。王鏊偏偏不信邪,发起了一场“除八虎”(宦官)行动。王鏊位高权重,又是帝师,突然发难,八虎措手不及,群臣响应,但朱厚照顾念私情,不忍处置宦官刘瑾等人,最终行动失败,大学士刘健、谢迁等彻底失望,辞官回乡。
从此王鏊在朝中孤军奋战,一介书生,成天和阉党斗智斗勇,最终心力交瘁,以武英殿大学士致仕。王鏊不是没有想过,一旦辞职,身家性命与家族危亡就都握在别人手里了,但他仍然坚决辞官还乡。后来刘瑾被处决,群臣又力主王鏊回来主持大局,王鏊一笑了之。
要知道,王鏊辞的官不是微末小官,五斗米之职,而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辅之位。这等气魄,何人能及?故唐寅说“山中宰相无双”。史载王阳明平息宁王之乱后,还专程到陆巷拜访了王鏊,二人做了深入的交谈。
明世宗朱厚熜即位后,多次派人去请王鏊出山,但王鏊拒而不受。归园田居的王鏊,流连山水,一心治学。其弟子众多,最为国人熟悉的就是唐伯虎、文征明、祝枝山等。受到王鏊影响,陆巷读书风气大盛,一个小小的村庄,明清两代共出了1个状元,1个探花,11个进士,46个举人,正七品以上官员232人。建国以后,陆巷又出了4个院士,160多个教授,成为真正的院士教授之乡。
王鏊之弟王铨,也是举人出身,但他志在经商,赚得盆满钵满,在陆巷建遂高堂。如今的遂高堂是洞庭商帮的陈列馆,也是展现江南世家“武将出身、经商起家、科举显世”的人文特点的重要场馆。
最后去的是宝俭堂,这里是南宋词人叶梦得故居,叶氏后裔一直居住在此,但解放后荒废破落。2001年苏州许青冠夫妇出资购下,又出资数千万,历时八年,整修而成。进去之后才发现原来是一家私人园林性质的高端民宿。一片枇杷树和桔子树组成的小树林把宝俭堂这个小巧精雅的园林藏在其中,“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意境就在这隐隐约约中勾人心魄,欲罢不能。
从宝俭堂出来,顺着枇杷林继续往前走,不要问我为什么认识这种树?兰州没有,甘肃应该只有陇南可见。尽管已经过了枇杷丰收的季节,但是看着那肥硕的叶子,我不由自主地就开始咽口水,开始遗憾自己来晚了!
当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在一个可爱的五月里,我再次来到陆巷,而且就住在宝俭堂的二楼。推开窗户,随手摘两个如杏子般的枇杷……
这个梦做得有点久,但是当我梦醒的时候,身边多了一箱来自东山的白玉枇杷,我想一定是神仙姐姐寄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