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来源刘媛媛的书《精准努力,刘媛媛的逆袭课》侵删
问你一个问题:
一个二本院校毕业的学生,有没有可能在三个月内考上北京大学?
可能你会想“我不想考北大”“这件事跟我没有关系”,或者觉得“太难了”“我连二本院校的学生都不是”。
先把这些想法通通放下,我们就把这个当作一个问题去思考。
如果让你去考的话,你会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怎么做?你的策略是什么?你认为做这件事情的步骤分为哪几步?
我经常说,要把考试当成项目来做。创业以前,我做过的最大的项目,就是高考和考研。
就是从考试这件事情上,我完整地经历了做事的各个环节:
自我定位—瞄准目标—制定策略—执行反馈—调整行动—最终完成。
拿考研来举例:
我是在毕业之后才开始准备考研的。
毕业后再考研意味着什么?
本来你就因为落后同龄人一步而觉得难受,周围还有许多声音告诉你,如果考不上的话你就会失去应届生的身份,没办法拿到户口,不好找工作,等等。
在校考研,是从大三开始便准备小半年,如果没有考上的话,大四毕业去找工作一点也不受影响。
在职考研也不怕,本身就有工作,考不上就假装没有发生过,继续上班。
唯独辞职考研,就像一场没有退路的战斗,你不属于任何学校,也不属于任何公司,你就像一粒飘零的种子,不会有人管你往哪里去。
决定考研以后,我就搬到了北大东南门对面的一个筒子楼里面。
那个小区叫科源社区,我住在16号楼。
描述一个细节大家就知道那个楼有多破了。冬天的时候老式窗户根本就关不上,所以我就买胶带把所有的窗户缝都封死。
夏天的时候,楼道里面飘的都是厕所散发出来的臭味。
这也导致了我的勤奋,白天我就去北京大学第三教学楼510自习室上自习,晚上十一点才回到筒子楼。
我相信你肯定听过很多这样的考研故事。
风雨无阻地上自习;
书都被翻烂了好几本;
晚上在路灯下看书,早上去小树林里朗读等等。
相信每一个故事都是真的,但是我们不能光听,更不要认为,是因为自己不如故事里的人勤奋,所以才没有成功。
最后能让目标达成的,不是这些细节,如果你拿故事里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你会发现,你做不到。
你没有办法像故事里的人那样勤奋和专注。
最后你会觉得自己很无能,你会开始厌恶自己,骂自己没救了。
这就是励志故事有毒的地方。
我也是被励志故事激励过来的,从小我就很喜欢看名人传记,各种人的各种故事充斥在我的脑海中,鼓励我超越平凡走向更多可能。
但如果不够理性,只是片面地看到故事,而没有想到更为深刻的做事逻辑,就会成为励志下的牺牲品。
勤奋是一部分人的天赋,却是另一部分人的策略。
我从不鼓励人瞎勤奋,每一分努力都要有目的,早起有早起的意义,读书有读书的效果,绝对不要无目的和无策略地学习和工作。
做事的正确顺序应该是这样的:策略,勤奋地执行策略,然后成功。
如果没有策略的话,你坚持不下去,就算坚持了也没有用。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策略,但是这个策略,成功人士一般不会说,因为成功人士很喜欢把自己包装成勤奋的人。
当然,也有些人误打误撞做对了,但是根本总结不出来什么策略。
我来分享下我的考研策略,起码在这件事情上,我是成功的。
回顾整个过程,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苦大仇深。
我一天的有效学习时间只有三到四个小时,一年全程的有效学习时间加起来也不会超过三个月。
但我知道自己一定能考上。
因为在复习之前,我就去找了可以保证99.99%考上的策略。
首先,研究了历年真题跟北京大学的录取分数线。
北大法硕真的很好考,它历年的录取分数线一直都在360分左右浮动,没有超过370分。也就是说要保证自己可以考上,你至少得考到370分。
这370分应该由什么组成?
不考数学,只考英语、政治和两门专业课。
我英语很一般,就考个及格60分;政治按说是强项,9月份以后跟着大家去复习,考个70分。
如果这样算的话,我的两门专业课加在一起要考240分,每一门平均要上120分,才能稳上北大。
听起来好像挺难,下面我们研究第二步,就是怎么达到240分。
满分是300分,要考到240分的话,就是要考到80%的分数,也就是说那张试卷上80%的题目,你必须会做。
我报考的是2013年的研究生考试,所以要往2013年之前的真题研究。
研究完以后,我发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当我对着真题,把每道题目考察的知识点标注出处后,发现99.99%的知识点都在教材上。
后来我去网上查询过往的成功考研经验,有许多高分选手也提到了确实如此,所以我就更加放心了。
只要把五百多页的教材搞定80%,就可以稳稳地考上北大了。
问题思考到这里,已经有了非做不可的决心。
如果你随便问一个人:“考上北大难不难?”
我觉得大多数人的答案都是难。
如果问他:“你只要搞定这本书的80%,就可以上北大。难不难?”
会有一部分人觉得,不再难了。
因为即便再笨的人,给他足够多的时间,就算把书吃了,也能搞定。
所以你看,如果路径清晰,就会降低对难度的想象。
接下来第三个步骤,我知道要搞定这本书,但是具体怎么搞定呢?
文科考试有三个特点:
第一,考记忆。纯记忆,比如简答题。
第二,考辨析。比如一些选择题,A、B、C、D四个选项很相近,或者它们之间有容易混淆的地方,错误选项就会夹杂在正确选项中迷惑你。
第三,考分析。给你一个案例,用你学过的知识点去分析,你需要准确地判断会用到哪一个知识点,还得知道怎么用。
所以总结来看,一共是考三个东西。
1.记忆2.辨析3.分析。
纯记忆的题目很简单,就是要背下来,复述下来整本书,就可以搞定;
辨析题要做对,不仅要把知识点背下来,而且还不能背混,背混了不会得分;
分析类的题目,要求把知识点结合到具体的题目上,你得知道这个案例对应的知识点,从案例反射到书上,给出判断和具体方案。
根据整个考试的要求,我就知道怎么搞定这本书了。
接下来,我就一步一步执行自己设计的方案。
首先,开始复述这本书。
我应该从头到尾认认真真背了三遍,一共五百多页吧,每天复述几页,一边复述新内容,一边复习老内容。
背得差不多了,就开始做测验题。做题的时候,肯定会出现错题和不会做的题目,我就把这些题相关的知识点标注出来,作为重点复习对象,因为这些题目可能就会导致我达不到那80%的分数目标,所以我必须把它们干掉。
平时自己在背的时候,也会发现一些很容易混淆的和不好记的知识点,会特别留意,做出标记。
除此之外,选择题本身也会考察到这些容易混淆的知识点,题目里永远有错误选项试图迷惑你,于是我就对着题目的选项,把它们背后的知识点一点一点地找出来,对比记忆,这样就不会出错了。
按照上面的办法,复述,做题,一遍一遍地筛选哪里是没记住的,哪里是搞错了的。直到考前,做题的准确率基本上已经达到100%了。
剩下的只有分析题目了,分析题解决的是在具体案例里应用知识点的问题,所以当你把所有的知识点都记熟了,就好像你已经掌握了开车的方法,接下来只需要多开几次就好了。
几套应用题做下来,圈出来题目中的一些暗示词,对它们形成一定的敏感度,顺着线索找到书中对应的知识点,给出结论,这个过程会变得越来越简单。
以上就是我复习的整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