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你是中医生
分明你就是诗人
三部九候四诊八纲
就是你倾情演绎的仄仄平平
千年的黄帝内经
朴素的阴阳五行
悬壶济世天人合一
就是你深入骨髓的文脉传承
1、
很小的时候,会随着母亲到医院去,看着医生在她的膝盖处扎满银针,帮她缓解关节痛。那么多针,在膝盖上,自己觉得肯定是痛极了,但她却谈笑风生,丝毫不以为意。
偶尔,满脸慈祥的伯伯医生也会给我号号脉,看一看舌头,但他最喜欢的还是和父亲下象棋。
这位和蔼可亲的伯伯,在我印象中,就是朦朦胧胧的中医代言人吧,有和煦的笑容,有一双温暖的大手,非常亲和,也让我从小对中医多了一份亲切和好感。
那时,很少打针,很少挂水,不舒服的时候就是这位伯伯开点普通的药,也就好了。
2、
慢慢长大了,满地便是速效的医院,就很少有耐心再去看中医了。甚至听越来越多人的说,中医大部分可能都是庸医,能看什么病呢?
记得过敏的时候,网上看很多人实在是病急乱投医了,就找人开方子用草药洗患处,可是也没有太好的效果。
还有人说,中草药,没有过滤,没有提纯,这能干净吗?这话也入了自己的心,所以从未相信中医能看好自己的皮肤。
无论是感冒还是过敏,辗转求医的,总还是西医。
这也好像现在凡事都盲目追求速度、追求成效的我们,很多人都认为吃中药等于调理、等于慢、等于保养、等于温和……大家都没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等待中药的见效。
3、
再次对中药刮目相看是因为孩子的爷爷,他从年轻的时候起肝部就出现了问题,很多医生甚至断定很难治好。
他不相信,于是开始喝中药。每天两大碗,一喝就是若干年。年轻的时候,据说中药都是一麻袋一麻袋地带作行李喝,那该是怎样坚强的意志力!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年复一年中药的调理下,他的身体终于慢慢好了。后来还中断了一些年,但不久病情又有点反复了,于是又开始坚持喝中药。
就这样,在中药的帮助下,在自己坚韧不拔的毅力下,硬是将身体调理到现在这样基本上比较健康的地步。
这份毅力,非常人不能为。这是我见过的服中药坚持时间最长、效果最好的人。非常令人敬佩的老人。
4、
很多年前,当自己一开始逛当当的时候,不知道买什么书,就喜欢看书籍排榜,按照上榜名单,买了很多所谓的畅销书。
但其实每个人的口味都不同,畅销榜不可能解决所有人的读书问题,所以有的书挺好的,有的其实翻翻就扔了。
在畅销榜上,有一类书,几年前特别火。那就是中医养生类的,比如《求医不如求己》、《人体使用手册》、《不生病的智慧》以及一些儿童推拿、经脉等。
书上很多内容都记不得了,但《人体使用手册》有一句话我牢牢记着,一直到今天,仍然按照书上的话来做。
那就是——每次洗头都及时将头发吹干。
以前自己经常晚上洗头,然后毛巾一包就休息了。从读到这本书之后,明白了湿发对健康的损害,再也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
因为有了孩子,所以自己就将感兴趣的这些比较浅显易懂的与中医相关的书统统买来,多关注多翻阅。初衷是想让孩子免于打针吃药的痛苦。
可是,没多久,就出现了张**的绿豆事件、健康教母马**等事件,一时间,身边的人就多次劝我——中医不能相信,书上写的都是假的。
于是,兴趣又慢慢下降,再加上总是好像没什么效果,书读读就扔了。
5、
去年,自己第一次用几个月的时间,一滴一滴地用蜂胶治好了多年的顽疾。
这期间,相信蜂胶的力量,相信坚持的力量,就这样,网上说冷冻、激光都难以治疗的皮肤问题,居然给自己慢慢用蜂胶治好了。
这让自己再次对坚持、对中医燃起了信心。
一次偶尔的机缘,听到了罗大伦博士讲解的《道德经》。一发不可收拾地坚持听到现在,没事的时候,就听他温和的声音娓娓道来,心胸渐次开阔,对中医的兴趣也日益浓厚。
越知道得多,越觉得自己无知,越为以前的自己而惭愧。
前阵子,想到孩子从小吃完饭经常不舒服,总是卡一下才觉得好点,想——是不是脾胃不和的缘故呢?于是,从4月开始,给孩子停了牛奶,上周买了怀山药坊的山药粉和山药片,每天早上喝粥的同时,给他喝点山药羹。
没几天,孩子感觉已经好很多。很开心。
今年,给自己制定的年度目标中,其中有一条是关于健康生活的,就是希望自己能够尽量多学一点中医知识,能将自己的身体逐渐调理得棒棒的,然后慢慢学着调理家人的身体,让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都能够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每一个未知的领域,都有着无限的精彩。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感恩源远流长的中医文化,感恩博大精深的祖国瑰宝,相信随着传统文化的不断振兴,必将迎来美好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