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童话里的世界》
网上能搜到诗人蓝蓝的信息相当少,应该说所有有关诗的东西在我们的生活中都在慢慢消失,写软文的人很多、写诗歌的人很少,看小说的人很多、读诗的人少。“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流行之后,大多数被启发的人也只是选择了远方,诗却被选择性忽视了。和诗一起消失的,还有童话,确切点说,是诗里有关“人内在的天性、人的本质和人与诗的关系”和童话理应蕴藏的想象力和清新天真的气质。
诗人蓝蓝花费十年时间为我们选编的这一部《童话里的世界》包含38篇童话故事和作者的赏析。作者在自序“为什么要读童话”中写道“一篇杰出的童话,10岁时读它和50岁时读它,你会感觉你读的不是同一篇童话。它永远和你同龄——但同时,它有5岁孩子的天真,也有99岁老人的睿智。”关于童话读者因年龄成长而收获不同的说法,最有知名度的是毕淑敏关于《海的女儿》的一段话,巧合的是蓝蓝在自序中同样提到《海的女儿》给她在不同年龄段的感悟,而我竟也有相似的经历,大二在图书馆重读《海的女儿》时真切感受到悲剧的力量和比悲剧更加深邃的神学的吸引。
对了,就是悲剧。我们之所以会有相似的经历和感受的根儿就在这,童话有很多,但是多是圆满结尾,广为人知的悲剧童话似乎只有《海的女儿》和《卖火柴的小女孩》。初二时的我读过莎士比亚精选集,相比四大悲剧,我当然更喜欢四大喜剧。直到慢慢长大才开始被悲剧吸引,我想我的经历可以代表多数人的成长历程。年少的我们会被想象力丰富的童话吸引,且总是乐见真善美战胜丑恶圆满收尾。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通过激发恐惧和怜悯的情绪,从而产生道德净化的效果。且不去评论这个说法的对错,悲剧所能引起的共情同感和价值重估必然会带给人深沉而巨大的心灵震撼。大概也是基于同样的道理,蓝蓝在本书中选取的童话故事以悲剧为主,与我们从小看惯的童话颇有不同。
自然,看着王子和公主幸福生活长大的我们看到这些堪比寓言的童话时受到的震撼也可以想象。第一篇就是让人心惊肉跳的《黑羊》,我不确定孩子会不会喜欢这样的故事,显然成人看到的意义跟孩子不同,与其说是童话,不如说是直指社会政治现状的讽刺寓言。后边的每一篇都有相似的效果,《沙皇和衬衫》里对幸福的终极追问,《我会把你治好的》对友情和输出型人格的启发,《少年国王》对资本主义贫富差距的拷问和人性之美的艺术呈现,《燕子圣母堂》对文化形态之间兼容并包的理想等等,每一篇童话背后都有更深层的哲学思索和价值评估。
作为成年人,这本书的厚度太过沉重,每个故事和作者独到的解析都让人忍不住自省和自哀。作者把赏析放在每篇故事的前面,读到后来我总是先读故事再去赏析里边找答案或者找印证,但是到后来我想,或许真正的答案不该在书里找,而应该从孩子那里找。作者在书中数次追问教育的意义和目的,对现实教育体制的急功近利和现实目的的教化下孩子们天性和想象力的抹杀感到无比痛心,所有的这些做家长的恐怕都心知肚明。“救救孩子”绝对不是一句耸人听闻的口号,而是每个家长发自内心的呼喊。我们现在有多悲哀,孩子的未来就有多灰暗,如果你还没有反省的话。
《童话里的世界》最想告诉我们的,应是同样的道理。童话从来都不是随随便便的小故事,孩子们看的童话有多优秀,他的未来就有多少可能。是时候把小马过河和狼来了的故事暂且放放了,奥斯卡˙王尔德、卡雷尔˙恰佩克、鲍˙谢尔古年科夫乃至达芬奇、宫泽贤治……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都有传世的童话作品写给孩子,我不相信看《喜羊羊和灰太狼》与看宫崎骏动画长大的孩子会有同样的想法。童话也不只是给孩子们看,困顿于现实的我们或许能从童话里找到更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