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手抄《道德经》,自觉《道德经》短短数千字,却已包含世间最深奥的智慧,可谓字字珠玑,而其中: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这一句,让人感叹。
三十岁之前,人生有无数种可能,于是我们总是会去探索未知的自己,希望找到那个最能发挥自我的地方,三十岁后,人生争的就是深度了,专而精的同时,再去谋求更多的可能,全方位打造出具有竞争壁垒的自己。
有些人总说,人生苦短,该及时行乐。或许,这世界是包容的,也因为包容,才不是非黑即白,因为不是非黑即白,所以,五彩缤纷。
每一种观念,在不同的角度,都有其合理性,毕竟,存在即是合理。
但世界的包容,并不是自己不进步的理由和借口,又或许,包容本身,是接纳所有的不完美,所以你会看到形形色色的人,五官并不能把人们的差距拉开多少,相反,内在的看不见的东西,才是最终导致人与人之间差距的核心因素,而这看不见的东西,可以简单概括为标准。
成人的世界,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对自己有着怎样的标准,就会过怎样的人生。我们常听说这世界不公平,是的,因为人人生而平等,现实却差距那么大;我们也听说这世界很公平,因为,人人都有选择,是的,无论处在什么样的环境,其实,你都有选择,这就是公平。
或许不用等到三十岁后,多数人走出校门,已经是学习的结束,但真相是,走出校门,才是学习的开始,今天翻过去总结过往,其实学校就是教会了我们如何更好地去学习。高中之前,因为年少,定力和自控能力不足,于是,家庭和学校扮演着监督人的角色,鞭策一个人进步,用规范去形成习惯。大学对个人的管束放松,是因为那个年龄段,多少能明事理,辩是非,同时,源于之前十二年的学校和家庭监督,此时应该可以放手让人去碰,并逐步走稳,在跌跌撞撞中,学会约束和管理自己,就像被扶着骑自行车的孩子,扶的时间长了,偶尔你悄悄放手,他都能骑得很稳。
走出校门,因为之前学校的生活和学习经历,大致人生需要的学习方法,都已经学会,差的就是在实践中学习,然后有针对性地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实时回顾过去,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我不反对及时行乐的观点,因为不是所有人都能体会学习的快乐,就像我不懂及时行乐那种对自己来说空洞而肤浅的愉悦感一样。可世界是现实的,所谓人无远虑 必有近忧,不为未来累积,必然在某个机会来临的时候,感叹自己没有把握好,要知道,人一辈子,能成就自己的机会,不多,而机会,永远是属于那些准备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