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是形容牡丹盛开时节的千古名句,要到哪里去看呢?颇有人说,荷泽的牡丹好,或许吧!但牡丹始于洛阳、盛于洛阳却是不争的事实,古人就有“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的赞叹。阳春四月,是洛阳牡丹怒放时节,遥想当年牡丹极盛之时,大宋子民直呼牡丹为花,认为天下真花独牡丹(嘿嘿,这与除却西施不是人有异曲同工之妙),以至于“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现在呢?坦白说,此去洛阳,倒还真不光是为了看牡丹,想洛阳十三朝古都、六朝陪都,有多少可待追忆的悠悠往事,岂一花能包容之?自以为光是赏花,略显单薄,如再加上礼佛或去原陵等地一观,睹伊河两岸万佛圣容,追三河之地厚重人文,似乎才不虚此行(怪道好友说我是个颇无趣的人,无论去了哪里,好象总要图个目的,研究点什么,全然把个放松灵魂、追求天人合一境界的终极意境忘个净光,实乃舍本逐末之徒,不可教也!)。于是巴巴地问了个遍,倒还真有一家旅行社说既赏牡丹又去龙门,嗯,这遂了我的俗念,不禁先小小地兴奋了一下。
让人疑惑的是,行程却是不早,象这样日上三竿才出发,还能顾得上朝佛?正要问,窗外成片怒放的紫色的泡桐花已抓紧了我的眼光,妈妈絮絮地说了些什么,我并没有听到,忙指着窗外的花叫她看,她也是爱花之人,我想,这样的美景,她定是喜欢的。没有料到,她的眼睛亮了一下,随即掠过一丝忧伤,幽幽地说:“桐花开的时候,就是最难过的时候。”猛然记起,妈曾说过,她小时候吃过桐花,不是象现在一样图新奇换口味才吃的,而是桐花开的时节正是青黄不接的时节,无以果腹才去吃的,吃时也就在水里煮一下,放点盐,在今天我看来这怎么下咽的东西,她印象中很好吃的样子,妈说,饿极了,能吃的东西就香,真是说得人眼热鼻酸!
盼望见到什么的时候,之前的时间就漫长得没有道理,感觉好不容易才到了牡丹园里一样。一看到花,立马象酷暑难耐时乍遇清风,精神为之大爽。牡丹的旁边,种了不少各色各样艳丽的小花,形成串状的、五角星样儿的,红、白、粉、紫,煞是热闹,也是哈,如果没有牡丹作比较,这花儿也是美的,不合开在了牡丹的旁边,就少了牡丹“竞夸天下无双艳”的雍容。看到牡丹,我们一群蝴蝶般扑了进去,又嗅又看又轻抚又慢拢,不知怎样欣赏它的国色天香才是好。都说牡丹始于晋,兴于隋,盛于唐,甲天下于宋,算下来也有千年的历史了吧?故而个个都已修成了仙子,赤橙黄绿青蓝紫、单瓣的重瓣的、净色的多彩的,这个多情那个婉约,这个繁华那个简单,却怎么还有香气?不远不近,不淡不浓,随着风,游丝般绕着人飘来荡去,沁人心脾。大约要是晚上来看,就是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意境了吧?人在花间走,疑是画中游,不不,画哪能画得出它明眸善睐的动人神韵?远处的树、近处的叶儿、游走的人,都成了它的陪衬,纵是其它那些百种千样的花儿,也盖不住它天下君临总领群芳的王者之气,然而这王者之气又不硬朗,它是娇媚的,不带刺,没有毒,象极了那种最好的男人身边才有的红颜知己,她高贵、典雅、华丽,不妒忌,没有小脾气,无毒无公害,灿烂着人的眼,更馥郁着人的灵魂。
徜徉在花海中,三个小时不觉弹指而过,离开的时候到了,心里对它却是千般不舍万般眷恋,一步一回首处,不免犯了痴想,千年以来,不知是谁,有幸伴了它,做了花魂?那是怎样的一种风流呢?他们必是已成牡丹的一部分,与它灵肉相通,任风吹过水流走,都含笑,只因能与它闲看日月共听风雨,已足够。
这一次还是与龙门擦肩而过,虽有些许遗憾但已释怀。佛说,在机缘,又说,心中有佛观众生皆佛,昔者迦叶拈花一笑,立地成佛,那,与牡丹相见亦如礼佛也!
不要说我夸张,世间夸张者甚众。登车而去前,穿过一大型停车场,阅尽天下观花者之牌照,西起大漠,东至黑龙江,北抵内蒙,南到海口,23省4 直辖市5自治区,应有尽有。他们也许初衷和我一样,不光是为了牡丹,然则这话太象脸上的抓痕,越解释越让人怀疑,不如一东北大汉来得痛快,一问之下,朗声答道:“东北的,就为了来看牡丹的。” 颇有些剑胆琴心的味道,象是一篇爱花的宣言。
万家流水一城花,想必,明年,年年,还是会有许多人,只为花狂!“
(注: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