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里有一个家长向咨询心理师关于她的孩子偷偷拿她的钱的问题。
她的孩子今年14岁了。最近陪孩子上补课班时,她发现自己包里的钱少了一百,随即翻了孩子的包,他的包里有95块钱。碍于当时有别的同学在场,这位妈妈没说什么。
之前,她的钱是没数的,发觉少了后起初是以为自己花了,时间长了觉得不对劲,偶然间发现是被孩子偷偷拿走了,为此,爸爸没少打过孩子,发现一次打一次,可是令女士头疼的是孩子屡教不改,甚至拿的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
其实,孩子小时候背着父母拿钱的经历很多人都曾有过。据心理老师说:这个比重要占到50%。
我小时候也干过这种事儿。那时,学校门口有一阵流行玉米味的硬糖,我馋得很,想跟妈妈要钱又觉得说不出口,毕竟那时候家里很穷。可是看着别的同学吃,总是幻想啥时候也能天天吃。其实,当时如果我和妈妈说我想吃糖,妈妈一定会满足我的要求,只是我不敢开口。
有一次,我看着妈妈将钱放在了衣柜的一个盒子里。我就趁妈妈不在时,偷偷拿了10块钱,那时1毛钱可以买3块糖。10块钱在当时对一个孩子来说那就是一笔巨款。
捏着那10块钱,我却有些胆怯了,我害怕有一天被妈妈知道了。过了好几天,我也没敢花。一直就那么揣在兜里,不敢花又舍不得放回去,每天渴望又焦虑,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又过了几天,妈妈给我拿了一点钱,她告诉我:“想买什么,只要不是太过份,妈妈都会尽量给你买。”拿了多少我不大记得了,我只记得我迫不及待地直奔小卖部。
最终,我还是没有勇气把那10块钱破开。后来我把那10块钱还给了妈妈。我告诉她,那是我去姑姑家坐班车时在车上捡到的。妈妈并没觉得意外,只是很高兴的样子。
大概她早就发现钱少了,因为一直以来,她的钱都是有数的。只是她选择用沉默保护我的自尊,她没有大声呵斥质问我,更没有将我暴打一顿。她用一种异常温和的方式维护了一个孩子小小的欲望。成年后的我,深为妈妈当年的得体而感佩,她教会了孩子用合理的方式满足自己的心愿。
心理师也毫不讳言自己小时候曾偷拿过家里的钱,而且拿的挺严重,但这并不影响他长大后成为一个合格的人。
部分微友也在讲述自己小时候偷拿家里钱的故事。其中一个微友回忆他很小时偷拿钱后被父母发现了,被狠狠地打了一顿,他父母打完后告诉他:你想花钱告诉我们,我们不是不给你,但你不能偷着拿。从那之后,他再没拿过。现在他在一家央企工作,性格也很阳光积极。
有的父母在遇到这个问题时,首先就把这个行为定义为像小偷一样的偷,“小小年纪就偷钱,长大了还了得?”一旦在父母心里为孩子贴上偷的标签,那么,孩子多半会如你所说,他会惯偷的。因为他总是有需求的,父母忽视他的需求,他为了满足需求,不得不采取在他看来有效的措施,那就是偷。父母骂孩子偷,本身就是一种惩罚,惩罚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孩子偷钱说明他有需求,而这需求没有得到父母的重视,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后,父母又觉得方式用的不对,惩罚了这种方式却不用正面的方式去满足他,治标不治本的做法只会将事态变得严重。
有的父母发现孩子偷偷拿了自己的钱后,并不将其看的多么严重,而是用正确的方式加以引导,不责备,不打骂,告诉孩子,有什么需求一定要主动告诉我们。一个人做任何事都是因为心有所求,如果这种需求能通过正常渠道满足,谁会愿意想一些旁门左道。大人如此,孩子亦然。
再者,孩子本身对偷是没有概念的,都是父母灌输给他们的,也是父母给他们贴上这个标签的,所以,当孩子拿了我们的钱后,我们要先问问自己,和孩子的沟通顺不顺畅,孩子有哪些需求是被自己有意或无意忽略的。这个问题得到及时正面有效的解决了,类似的问题也就被消灭在萌芽状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