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四六级成绩出来了,看到朋友圈里有好多考了两三次的同学吐槽,我都那么努力了,为什么我还是这么差。
有的同学表示自己不想再考了,觉得可能还是过不了,有的没有行动之前已经在朋友圈里提前做了半年规划,准备冲击下次的四六级考试。
看看身边的人会发现,那些所谓很努力的人,真的只是勤奋到感动了自己而已,而对于问题本事并没有付出多少心思。或者是明明有很多便捷的方法,缺不愿意去想,去做,墨守成规地做着许多自己认为正确事情。到最后的结果是累的精疲力竭,却收效甚微。
小时候我感觉自己很笨,很简单的数学题我需要思考很长的时间,而且根本想不通,无法理清思路。因为以前农村小学老师有放学留人的习惯,而我成绩比较差,所以放学后经常是我一个人在教室里思考着问题。记得冬天有一次下着大雪,教室里的小朋友都回家了,我被老师罚留校思考大于和小于的问题。
在我看来我的知识启蒙,是父亲和哥哥教万我分数的一个晚上之后。
自从那个问题弄清楚之后,感觉我的成绩就有了飞速的提高。我认为是那个问题的答案给了我自信:原来通过别人的讲解我也是可以理解的,我也没有那么傻啊!
有的人在没有做事情之前就已经替自己想好了各种各样失败的理由,那么这样的人最终会失败也就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了。做事情应该拿出破釜沉舟的气魄和胆量,不要让自己有失败的机会,这样应该离成功也就不远了。
高中的时候有一位女同学,她是班级里公认的最勤奋的同学之一,每天上课认真做着各种笔记,老师上课讲的话甚至一个都不想放过,课间也不曾见她经常休息,围着那些优等生问这各种因为所以的问题,可是成绩始终处于中下水平。
她的结果可想而知。最终考了一个三本的民办院校。
在一次交谈中我问她:“你知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里?”
“可能是我比较笨吧”她淡淡的笑了一句。
我说你为什么不试着改变一下自己的方式方法。比如:上课先认真听老师讲,做到当场吸收,不能理解的再抄下来询问老师同学;适时放松,大脑不是机器需要休息,不能无止境地工作。整天废寝忘食,可能自己都被自己的辛劳感动了,可是收获到的好像不足以抵消自己流失的汗水。
她并没有听进去我说的话,依然累并不快乐地生活着,每天还要用充实这样的字眼来安慰自己。
活的累,并不代表有收获。比如有的同学每晚跑去自习,来回路上浪费半个小时,浪费上两个多小时看会书,回到宿舍看到大家都在玩手机,感觉自己很充实,很幸福,很有收获。可事实上去学习的两个多小时里玩手机浪费了近一个小时,半个小时在思考应该学什么,半个小时在考虑应该去哪个教室学习比较好一点。
改进方法,事情真的会简单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