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从第一眼看到这个城市,我就喜欢上了她,典型的江南水乡,节奏不快,人也没有那么多,甚是宜居。“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无锡这个离苏州这么近的城市,不知算不算的上在天堂边上?
也许是因为微雨,也许是因为正午,也许是这个地方本来人就不多。东林书院——这个在闹市中的一片净土,游览的人很少,不过这刚好是适合游览的时候。虽然门票不贵,但是学生不要门票还是感觉很开心,而且研究生证也可以,久违的学生的感觉。
东林书院,顾名思义,是因东林党人而得名的,在此之前,我并不了解东林党派,最近看《明朝那些事儿》始终速度太慢,于是特地去百度了下。想来无锡也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
走进去我首先看到了丽泽堂,特别喜欢丽泽堂里的这对联“百年旧德读书尚友,四海名贤气节文章”。
这一副对联,忘记是在哪个堂里面的,但是也极其喜欢“不为道为法为则,守先待后;不淫不移不屈,知命达天”我不能深刻的理解它的寓意,但是我能感受到读书人的那份气节。
在墙边一脚拍到的红色花,说来惭愧,曾经学过植物学的我,始终没有辨认出这是什么。墙边的竹子,似乎也寓意着读书人的气节如它一般笔直。
依庸堂两侧那副小学就烂熟于心的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副天下闻名的对联为东林领袖顾宪成所撰,是东林志士读书讲学而不忘国家安危的真实写照。此堂为东林书院主体建筑,是东林大会之前举行讲学礼仪之所,被称为东林学派学术领地象征。不懂为什么取“庸”字,特地去百度了下,原来是依乎《中庸》之意。
小路上随手拍的,觉得颇有韵味,走过去就是“东林庵”,里面放着佛乐,再配上雨声,感觉分外奇妙。再往里走,有学礼的学堂,据说会有小朋友在这边学习礼仪,真的是有读书声的,只可惜正值正午,无缘听到。不过在闹市中有这么一个书院还在发挥着它的功能,实属难得。
墙角的大水缸,雨水滴到水中,溅起阵阵涟漪。
很多人说,了解一个城市的历史请到她的博物馆,之前不甚在意,但如今我想去每一个到过的城市的博物馆。无锡博物馆,在清名桥地铁站的边上,很方便,即使我这个毫无方向感,连百度地图都要看半天的人也还是找到了。博物馆不方便拍照,所以就没有什么照片。其分东西中三区,面积挺大。有一点我觉得特好,就是保安会给你开门。在看 钱裕墓时,有个特别热心的阿姨给我讲解。
特别有趣的泥人,惠山泥人甚是有名,待天晴的时候,打算去登下惠山。泥人大多数以戏文中的人物为原型的,形形色色、活灵活现。
紫砂壶,宜兴的紫砂壶比较有名,各式各样的紫砂壶惹人怜爱,有机会一定要有一把属于自己的壶,感觉一定十分不同
还有各种书画展,徐悲鸿、黄宾虹等等,可惜自己不懂欣赏,不然一定别有趣味。
东区的科技馆也十分有趣,适合带小孩子来体验科学的奥妙,可惜我一个人,竟觉无趣。还体验了一场4D电影,讲述抗生素和细菌的,以动画的形式讲述了体内的防御系统,适合初学者观看。
无锡,一个宜居的城市,我期待下次继续发现你的美,并努力深深的恋上你。
最后的最后,我想用王选的一句话结尾“一个人献身于学术就没有权利再像普通人一样生活法,必然会失掉常人所能享受的一些乐趣,也会得到常人所不能享受到的一些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