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写作源起
记得十年前我住院期间,买了本台湾心理学研究生写的心理学书籍,翻阅了几篇文章后,感到文章晦涩同时提不起我读这本书的兴趣,在失望的瞬间我心底升起了一股以后一定能写出比她好的文章的想法。
02写作之外我对课程价值的理解
从2015年以来,我转变了自己以往的想法,我开始重新思考,无论是我带舞动治疗的体验性团体又或者是我在企业做讲座,在课程或体验中,我常常想的和做的是:我不想像填鸭子一样把所有的课程内容一字不漏的说给大家听,而我仅仅希望大家能在一个充满放松愉悦的环境中,通过我的“说”和“带”,能让“听者”及“被带领者”哪怕是收获了课程中的一句话或是在体验中有所顿悟、启发,或在体验中找到新的出口,我会觉得我的课程是值得的。
03写作目的和动机
我想我写一篇文章不仅仅是想要表明自己的主题、内容和思想,同时也希望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还有一个写作目的就是要有“利他性”。这里的“利他性”是指读者通过你文章或书籍中所要阐述的观点,从你这里学到或悟到点什么?以上几点是我出于写作的目的和动机。
04做一个健康自恋的讲者及带领者
随着我对“讲者”与“听者”位置的不断转换,我逐渐意识到我在“讲”的过程中,他人“听到了什么”,“得到了什么”、“悟到了什么”,而不是我一味地在长篇大论讲我所要讲的内容,如果仅仅只停留在表层上的讲座和带领对于我而言,那是无意义的。这种情况,你最多只是处于一个较低层次的“不健康的自恋水平”上。这个变化也是通过我在不断成长中对于“讲者”和“听者”两者的一个理解。
05梦想源于你的起心动念
在我早些年的时候,最喜欢作家是张小娴,因为喜欢于是后来我开始尝试学写散文,当时写了30多篇,那个时候的梦想就是出一本属于自己的散文集,可后来天工不做美,电子版文档丢了以后就放弃了这个想法,不再继续写作。
梦想源于你的起心动念,有句话说的好“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虽然关于写出耐人寻味又是关于心理学专业文字的想法是源于十年前的那次阅读经历,但我始终相信,一个人只要有梦想,在遇到合适的土壤、适宜的阳光时,这粒小小的种子总能破土而出。
06面对写作时慢热型的我
就在去年我又断断续续的开始写一些文章,但书写频率并谈不上多。今年2月份又开始想写一些东西,大概写作频率是一周甚至有时候因为忙其它事情导致一个月才写一篇文章,感觉在写作时的我属于慢热型的那类。但是我想,在写作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写”和对“写”的理解及沉淀,我可以写出属于自己的风格文章。
07身边人对我的影响
人和人之间不仅相互连接彼此也会相互影响。就在前不久因为把写作的事情提到日程上以来,我前后就遇到了一些有此共同志向的朋友,其中一个姑娘叫小考拉,之前是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她的努力和热情给了我极大的鼓舞。认识她之前我感觉自己已经很努力了,可与她相比起来我真是太惭愧了!我不知道她哪里来的那么大的动力,可以日更文章,我从心里很佩服她的这种精神。在她写作行动的影响下,我感觉自己再也找不到什么借口不写点什么了,虽然我现在做不了日更,但是我现在比以前多了许多关于如何写好文章的思考和行动。
回忆起近一年多的时间里,对我有过影响的人还有:王娜、赵小明、佟宇、许悦老师。我先说说王老师对我的影响,她对我最大的影响就是她教会了我要独立思考,仅这点就让我变得比以前更加喜欢自己独立思考问题。
再来说说赵老师,他则是个特立独行、不走寻常路的人,致力于走出自己独特的风格。他虽然已经很优秀,但是他每天为了大家能学习到更多东西,经常2、3点钟才休息。在他身上我学到了要教或者让他人能够在我们身上得到或者学习到能实际运用到生活和工作中有用的东西。
现在说说佟老师,他是我第一位TTT培训师的导师,在他身上我仿佛看到了自己,因为他有和我相似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正是居于这点,也让我更加坚信的知道我想在一场讲座和课程中带给大家什么,不要求大家什么。
而最有耐心还要数许老师,他时常会对我文章和发展的速度给出中肯的建议,但每次我都会很愿意去聆听他对我说的一切。我每次写完文章他总会给我一些他自己的建议,这些建议让我很受益。
文字敲打到这里,故事并没有结束。只是此刻我眼前仿佛出现了一扇金色的门,我想称它做“通往时间隧道的门”,而门的另一头则蕴藏了有关于感情、感动、成长、困难、丧失、改变、面对等人生重要的议题等待着我们一起去慢慢探索和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