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时,个人知识管理的概念比较火,个人知识管理(PKG),当时从国外传过来,网络上各类讲解比较多。从田志刚《你的知识需要管理》一书中,我知道了思维导图,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下载了软件。部门开会推材料,因为没有思路,我在负责记录的时候,用了思维导图,给大家发散思维带来了便利。
于是,一边看书,一边用思维导图做出结构图。
今天,我试着回记忆的时候,却发现,没有一本书出现在脑子里。毫无例外,遗忘了。
因为,思维导图有一个坏处,惰性使然,只是把标题、要点直接打上去,就以为理解和掌握了一本书的架构,弄懂了作者的意图。
且不说,吸收一本书,需要做很多工作。单从掌握书本的骨架结构来说,思维导图的方式,对列出书籍的主要内容是有用的,但对掌握整个书的结构,却是不够的,可以说,仅仅只是开了个头。
把一本书比作一个人,有血有肉,起了支撑作用的是骨骼,X光机的作用,是可以忽略血肉可以直接透视到这个人的骨头有没有毛病。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把一本书的骨骼也透视出来。
三个步骤,可以让我们更加的掌握一本书。
一、三个步骤
1.用最简短的句子说出整本书在谈什么(内容简介)。
2.按照顺序与关系,列出全书的重要部分。将全书的纲要拟出来之后,再将各个部门的纲要也一一列出来(绝不是把目录重新抄一遍)。
3.找出作者在问的问题,或者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二、运用实例
昨天,用思维导图画了《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一书的结构,但是对整本的逻辑脉络还不够明白。今天,用这三个步骤重新梳理一遍。
(一)内容简介:作者从大量的研究中选取了九个不受环境影响的认知心理学原理,结合实例,深入浅出的从原理、阐述、给教师的建议等方面,相对系统的探讨了学习机制的运行规律。
(二)纲要
1.好奇心与生俱来,但很脆弱
1.1 日常生活中,记忆运用的情景更多
1.2思考的特性(是缓慢的、费力的,不可靠的)
1.3人类喜欢思考,但也容易放弃思考
1.4 思考是如何发生的(过程)
1.5长期记忆
2.背景知识
2.1工作记忆的特点
2.2知识是想象力的基础
2.3事实性知识
2.4给老师的建议
3.记忆
3.1记忆的重要性
3.2影响记忆的因素
3.3思考事情的意义可以助长记忆
3.4讲故事利于记忆
4.理解新事物
4.1理解和记忆的关系(理解就记忆)
4.2知识的特性(浅层)
4.3知识迁移的条件
4.4深层知识(是反复练习的结果)
5.充分练习
5.1克服工作性记忆的缺点
5.2练习促进记忆
5.3练习促进知识迁移
5.4如何练习
6.专家思考
6.1专业人员如何思考(豪斯医生看病的例子)
6.2如何让学生像专家一样思考
6.3练习才能促进思考
6.4初学者只能理解不能创新
7.儿童的差异性
7.1探讨不同认知风格的真相
7.2探讨智能的类型
7.3相当放在背景知识的不同上
8.努力更重要
8.1聪明的定义
8.2态度的重要性
8.3努力比智力更重要
9.如何提高技能
9.1只有练习一条路
9.2需要经验
9.3意识的投入
9.4及时信息反馈
(三)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作者想就教师如何运用认知心理学的九个原理来教育学生的问题进行讨论。就学习机制如何运作进行了丝丝相扣的分析。这几个原理的论述,每一个原理都是承接上一个原理。从系统性来讲,比较好,但是因为是写给老师看的,对于学生来讲,或者是一个想从里面得到很好的关于学习的启示的人,则需要做一些剃刀的工作,把一些不太相关的知识去掉。
我想,这本书的核心是记忆和思考的关系。这是很容易颠覆我们日常认知的,被灌输了许多死记硬背不好的观念之后,都认为是过多的知识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殊不知,只有足够的背景的知识才能更好的发挥想象力。思考,是长期反复练习的结果,没有练习,思考是无效的。
总结
透视一本书,需要用很多的精力,当然不是每一本书都值得这样做。实际上,只有那些我们想开通一个领域的基础书籍才需要费这么大力气。
钱穆先生年轻的时候,翻过很多书,有一天突然觉得,这么翻下去,泛滥无归,终究不是办法。恰好读了曾文正公日记,决定效仿他,从此开始,每读一本书,都按照次第,从头到尾通读一遍。这个心得记述在《师友杂忆》里。这种读法很见奇效,比如1946年,钱穆胃病不能下床,在山中静养,问寺僧借《指月录》,“由夏至秋,遂通禅学”。
钱穆下决心后,读的第一部是《汉书》。《汉书》对钱穆来讲,不能不通读。因为他是治历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