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秦腔,作家贾平凹曾说:“广漠旷远的八百里秦川,只有这秦腔,也只能有这秦腔,八百里秦川的劳作农民只有也只能有这秦腔使他们喜怒哀乐。”
秦腔作为一种有着上千年历史积淀的戏曲文化,时而昂扬,时而低沉,时而细腻,时而粗犷,使生活在三秦大地上的人民,尤其为之着迷。
同样是陕西籍的作家——陈彦老师的长篇小说《主角》,就给我们讲述了秦腔名伶忆秦娥,近半个世纪人生的跌宕起伏,以及其中的酸甜苦辣。
忆秦娥原名易招弟,是家中的二女儿,因为父母重男轻女思想的作祟,给她取了这样的名字。这个在贫苦农家长大的女孩子,原先最大的乐趣是放羊,因为可以在广阔的天地间自由自在的玩耍。
当她11岁时,被在县剧团敲鼓的舅舅胡三元带领着,去县上报考剧团。如果能顺利进去,成为吃公家饭的人,那真是要叫山窝窝里的人羡慕死了。也因此,她被改名为易青娥。
一脸懵懂的易青娥,被穿上了原本属于姐姐的、最好的衣服,还有向邻居借来的白球鞋进城了。因为有舅舅的关系,和当时的台柱子胡彩香老师的指点,她顺利的进了剧团。
进入剧团,只是学艺生涯的第一步。在原先就有些戏剧基础的城里孩子们面前,易青娥相形见绌。但好在她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吃苦。劈腿、下腰、翻大顶等基本功,常常痛得人龇牙咧嘴的,但易青娥从来不叫苦,每天除了吃饭、睡觉,总是泡在练功场。这让她很快在这群孩子中间崭露头角。
易青娥的舅舅胡三元,是个爱敲鼓如命的艺人,他的专业水平是无可挑剔的,可是他的性格却桀骜不驯,因此得罪了团长和很多人,处处遭到排挤。后来又因为一场意外的事故,有了牢狱之灾。
失去了庇护的易青娥,也被打发到伙房帮工。这让她心灰意冷,几次萌发退意,是胡彩香和米兰等人的极力劝说和帮助,才让她选择了坚持。
后来,易青娥索性将住处搬到了伙房,在工作之余,一个人勤学苦练,将练功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撑。虽然没能继续待在科班的队伍里,但她却比那些一起学习的孩子更出色。
当“文化大革命”终于成为过去,古老的秦腔也迎来了艺术的春天。在那个特殊的时期被埋没的老艺人,也决定加紧排戏。而正在此时,他们发现了易青娥这棵好苗子,欣喜之余,倾力培养。
果然,易青娥初上舞台,便光芒四射,迎来了潮水般的掌声。地区汇演,更让她声名鹊起。
而她的师傅苟存忠,为了完整的呈现秦腔吹火这一绝技,达到至臻至美的艺术效果,耗尽了心力,最终将自己的生命献给了这方神圣的舞台。这种匠人精神,无法不让人感动,更让人扼腕叹息。真正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些老艺人,所传授给易青娥的,不仅仅是专业上的技术,更多的,是为人处世的道理。
后来,易青娥结识了民间戏曲作家秦八娃。在他的建议下,取了个“忆秦娥”的艺名。也正是因为这次地区汇演,将她带入了人生的一个新台阶——省秦。
在这个更大的人生舞台上,将会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当然,面临的竞争也越发激烈。但忆秦娥的性格,在大多数人看来就是有些“痴傻”,她从来不会主动去争抢。在她看来,当主角固然风光,但却更吃力不讨好,更容易招人嫉恨,这不是她想要的。
单纯的她,一门心思地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放在练功上,在唱、做、念、打上,一日也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而正因为如此,主角的位置却自己落到了她的头上。这岂不正如老子所言“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看到这里,不由得联想到,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很多时候,你的才能,决定着你的不可替代性。要想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站稳脚跟,唯有先让自己变得强大。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