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蓉
某个傍晚,我和一个多年的朋友散步在林荫路上,我们一路聊往事,聊改变,聊人性。
学生时代,我两都属于感性而迷糊的人,表面上看,她有一股温柔的力量,我是典型的傻笨痴。某种程度上看我们属于同一类人,所以一做朋友就是十几年。我了解她的前尘往事,知道她的欢喜忧伤,她生命中的一些人我也打过交道,不夸张的说,我是她前半生的见证者,或者是部分参与者。当然,她对我也是了如指掌。这么些年,在都经历了一些美好和不美好之后,对很多事物看法有着改变,我们安静的聊着这些。
朋友说,以前咱多感性啊,只要别人对你一点好,不管这个人是谁,等不及思考和判断,就被感动的热泪盈眶,恨不得以身相许,到最后,发现不是所有的人让你笑到最后,甚至是在你不设防的时候,别人在背后给你一刀。等倒下的时候,仍然不相信让你挨刀的是让你曾经感激涕零的人。在经历了一系列此等狗血事件后,人总该变的理性些吧。我点头表示赞同。其实,我又何尝不是这样。
当然,在最美好的年华,感性不是一件坏事情。感性的人,都有一颗柔软的心,这颗心可能容量不大,但是讲义气,在别人需要的时候,肝胆相照,拔刀相助。同时,这颗心也是玻璃做的,它晶莹剔透,轻轻一碰,碎了一地。那时候心里只有两个词:好,坏。介于好坏之间的任何中庸之道完全不存在,感性的人对你好那是真的好,如果TA有能力摘星星月亮,TA会二话不说的找梯子,然后快速的爬上去摘下星星月亮送到你手上。如果TA觉得你不够好,那么TA连多看你一眼的欲望都不存在。其实,非黑即白的江湖义气没什么不好,只是在我过分感性的时候,总是把思考抛在一边,换句话说是凡事被感性牵着走,为大局和长远考虑的太少。年少轻狂时,难免会被迎面而来的沙尘遮盖了视线,刺伤眼睛,最后,泪流满面。但是,所有关于感性的起落浮沉,我不后悔,无论是它带来的丰富感情,多愁善感和有棱角的处世态度。总之,离开了感性的人生不会完整。
我好奇的查了下百度,它解释,感性一般被理解为:凭借感官等认知的、基本由个人的感情决定的、并未深入思考而基本以第一印象来做判断的。理性一般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或发展活动。指处理问题按照事物发展 的规律和自然进化原则来考虑的态度,考虑问题、处理事情不冲动,不凭感觉做事情。
人是自我防御性很强的动物。在前青春的跌撞摔打后,开始意识到感性不应该是唯一的处世之道,也无需贯穿生命的点滴和始终。人需要在恰当的时间对恰当的事物保持适度的感性,更重要的是,感性要基于理性至上,或者融入理性之中。从十足感性到学会理性思考的历练和蜕变,是一个艰难但不是不可完成的过程。
除了理性和感性,还有一种介于其间的情感:知性,就是悟性的意思。这三种情感是互相联系和渗透的,并没有具体的规范把它们明确的对立起来,人性最早的认识来自感性,其后是对知性的认识,最后形成系列的理性认识。
人有着多面性,往往表面看到的,和客观存在的差距很大。所有描述人性的形容词,比如善良,乐观,开朗,激进,所对应的冷漠,悲观,内向,消极。正反两个词可能同时存在于同一个人的身上,善良的人可能消极,冷漠的人也可能开朗。他们没有好坏,或者大都是不好不坏。
朋友说,她现在的工作需要与形形色色的人接触,她常思考和分析人的性格特点,在心里默默得出一个结论后,然后印证自己的判断是否准确,和不同人的来往,有不同的相处智慧,这样对方轻松自己也如鱼得水,这是一件有趣的事。
有时候我尝试用这样的方式了解自己,和自己做游戏。总有几件事,以自己的性格和心态应该很难处理或者根本不想去做,凭对自己的了解,如果做了会怎么处理,什么结果,如果不做是否会遗憾,那么遗憾和糟糕的结果,二者之间,该怎么办。事实证明,分析和思考会让人脱离感情牵绊,很多事情会变得更正面。
人很繁杂也很简单,生活也是。感性与理性,亦或者是知性,都不是生活本身赐予的意义,而是人在各自的生活中,一点点领悟出来的,让自己越来越好的,与自己和这个世界的相处之道。有缘分的是,我和我这个朋友都感性和迷糊,在各自多年的经历后,开始反思和讨论,原来我们领悟的方向,方式和节奏都很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