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业内人士这样评价小米公司:“雷军压榨整个链条的所有环节,只为性价比,却也并没有造出更惊艳的产品。进入一个行业,不是把整个行业带到更高的高度,而是挤的别人无路可走;跟渠道商合作,却又在抢渠道商的生意。”很招人恨。但这一切,都是以让用户获得质优价廉的商品为名义,你又不能说他错,他这么做,也是有自己的市场空间,也让很多用户获得了满意的商品。
今天我们在小米即将上市之即,来分析一下“小米模式”。主要有三项:智能手机、互联网服务、新零售。
1.
业内流传有一家做电动牙刷的国内生产企业,曾在业内排第一,本来小米投资部打算投资他们,双方接触了很长一段时间,也查看了这家公司各个方面,但是在最后的时候,小米的人希望对方把最核心的技术拿出来看看,这家公司的老板有点担忧了,“我把家底都给你看了,回头你要不投我怎么办?”
小米投资部的人觉得,你不给我看核心技术,我就不投。后来,双方闹僵了,小米很快投资了另一家做电动牙刷的公司,而且价格很低,是平时市场价格的一半,凭借小米的零售体系,出货量很惊人。而原来那家企业,感受到了强大的压力,没有外资品牌有影响力,又没有小米的渠道优势,销量一直没有起来。
2.
其实,这种例子,恐怕不只是在电动牙刷这个领域里有,在小米进军的很多领域里,都存在这种情况,小米每进入一个行业,就会毁掉一批企业。如果这些企业没有生命力,被毁掉也是应该的,但如果他们还是有一定技术能力的,却因为疯狂的价格战被毁掉,恐怕就不太好了。其实,最关键的一点倒不是谁生谁死的问题,而是这种打法,看似给了用户便宜,却在毁掉一个产业。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在小米招股书里,也看到了一个令人忧心的数据,那就是研发费用占比,雷军口口声声说小米是科技发烧友的公司,是极其重视研发的,但研发投入一项,2017年的占比竟然只有2.7%:我们一直都觉得,小米作为一家科技公司,研发费用占比怎么着也得10%左右,要知道,华为2017年整个研发费用投入897亿人民币,占收入的比例为14.9%。
另外,据媒体统计,在2015~2016年之间:小米公司研发费用支出从15亿元增加到21亿元,增幅为39.2%;而对应的研究人员从2292人增加到3441人,增幅50.1%。因此,实际员工平均薪水是下降的。如此巨大的研发差距,或许可以说明,为什么小米习惯于收割一个成熟行业,而不是去开拓一个新行业。智能手环、充电宝、电动牙刷等,小米模仿型创新一个产品,依托自己的流量优势、渠道优势、品牌优势,把一个新品牌快速拉升到一个量级。
毕竟,小米有近3亿用户,MIUI有月活1.9亿,小米电商又做的很不错,线下门店虽然量不多,但客流还是不错的。同时,小米还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消费级IoT平台(物联网),连接了超过1亿台智能设备(不含手机和笔记本电脑)。小米一方面不断挖掘供应链上的优质单品,一方面稍微改装一下,就会变成一个现金流产品,每年产生上亿的销量。
最后我们会发现,小米是一家特别拧巴的公司,雷军也是一个特别拧巴的人,说自己是高科技公司,但是科研投入简直少的可怜;雷军非常重视人才,但员工工资以及其他待遇也不高,中层研发也才一万多的收入,甚至是比较低的,只能期待股权收益;这样的高科技公司,不知是否是发烧友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