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公号里写了一篇名为《孤独,一个人的朝圣》的文,不想引起了父亲的重视,在电话里谆谆告诫,狠狠数落。
很惭愧,文人的文采半点没有,孤芳自赏到学了个十足。
看完《一个人的朝圣》前半部分,主人公哈罗德在旅途中认清自己的时候,我以偏概全地认为,只有在孤独的状态里,才能认识真正的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然而,读完整本书之后,才发现,这说法太过片面。
掩卷沉思,仔细回味,哈罗德、他的朋友奎妮、妻子莫琳、还有奎妮的病友,都不孤独。他们在走到人生最后一段路的时候,带着信仰,拥有了人间最暖的温情,他们的内心是丰盈、坦然的,最终,也该是圆满的。
孤独,不能占据我们每个人一生的全部,它只能是某一个人一时的状态。梦想,遗憾,美好,寂寞,开心,洒脱……无论哪个时刻,都是人生旅途里必不可少的一刻。亲情、爱情、友情赋予我们的温情,对万事万物坚定的信念,让我们的生命更加多姿多彩。
事物并不总以消失的方式终结。也不总是以突然出现的方式开始。凡事有因必有果,有起就有落。
经历了起起落落的心路历程后,哈罗德和妻子莫琳一笑泯恩仇,冰释前嫌,重拾生活信心,回归有爱婚姻。奎妮在病床上,在修女玛丽(其实是她自己)的帮助下,以写信的方式,同样经历了一场朝圣。生命结束的那一刻,她放下一切,安详释然。书中每个人的信念,每段感情,都是为了完成属于自己的朝圣。
抒写出埋藏二十年的秘密,放下背负了半生的沉重心理包袱,最后一刻,奎妮释然了,宽宥了他人,原谅了自己。她发现了平时视而不见的美好。
听她(玛丽)这么一说,我真不知道我之前怎么没注意到。我们头顶是一片明亮的黄绿色树冠,每一片叶子都是眼睛的形状,都有完美的曲状边缘。阳光照上去时,它们都灿烂发光,暗处悬着的那些则愈显深绿。我充分领略了树干结实的块头,灰色树皮上的卷纹和褶皱,阳光照不到的地方覆盖的乳白色苔藓。我凝视着五个被压弯下来的茂盛主干,像壮实的肩膀,又看向错综纠缠的细枝与树叶。玛丽是对的。现在我们坐下来留意它,那棵树,它就是最最绝妙的东西。让人喜不自禁。”
天空和太阳一直都在。只有云来了又去。别再执着于自己,看看你周围的世界。
这本书是为数不多的读完电子版后仍然想拥有纸质书的书。它的故事朴素,自然,感人至深。作者蕾秋·乔伊斯对自然环境及人物心理独特、细腻而有趣的描写,吸引人沉迷书中,欲罢不能,全书读完,仍有意犹未尽之感。对于作者表达的主题,又岂是简单翻阅一遍就能理解的。不同的时段,不同的经历,再去看,应该会有不一样的感悟。
大多数人的一生,都在不断发现自我、认知自我、完善自我,在这一过程中,和他人的交集、别离都是必然的历程,直到桑榆暮景。
余秋雨说,老年,是如诗的年岁。到了老年,沉重的人生使命已经卸除,生活的甘苦也已了然,万丈红尘已移到远处,宁静下来的周际环境和逐渐放慢了的生命节奏构成了一种总结性、归纳性的轻微和声,诗的意境出现了。他们以诗的方式生存着,看街市忙碌,看后辈来去,看庭花凋落,看春草又绿,而思绪则时断时续,时喜时悲,时真时幻。
这世界,重要的不是你到过哪里,而是你的心在哪里!走到生命的哪一个阶段,都该喜欢那一段时光,完成那一阶段该完成的职责,顺生而行,不沉迷过去,不狂热地期待着未来,一直微笑向前。
无论何时,都该坦然面对自己的内心,即便我们偶尔被束缚、被屈服,被淹没在俗世,甚至没有一次是真正地行走在旅途,但这一生,只要不缺失信仰,终将抵达一个属于自己的终点,开启如诗的岁月。
我唯一锲而不舍,愿意以自己的生命去努力的,只不过是保守我个人的心怀意念,在我有生之日,做一个真诚的人,不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在有限的时空里,过无限广大的日子。
平凡的日子,有许多我们不曾注意的美好,有许多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就看自己想不想用心去观察,去体会。
伤心或快乐,迷惘或自信,孤单或充实……无论作何选择,我们都将走完不能逆转的每一天。那么,何不在有风雨的日子,承载生命的厚重;风轻云淡的日子,静静领悟生的意义。做最真实最想做的自己,简单认真地对待余生的每一天!
或许这就是世界所需要的,少一点理性,多一点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