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乱世的陶公,空有救世之念,抱负却难以施展,更无力扭转现实,唯有挂冠而去。想来也是遵从圣训: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归隐田园,昼耕夜息,躬耕自足。
面对江山易主,苍生遭难,一介书生,只有借助文字表达心中对理想社会的渴盼。远眺悠悠南山,手抚黄菊,心中盛世蓝图已绘。于是创造了纯净美好的理想社会----桃花源。从此,桃花源不仅成了理想社会的别称,更成了人们苦苦寻觅的梦。
鲜美的芳草,缤纷的落英,灿若云霞的桃花灼灼盛开,这样的仙境人间何处寻觅?陶公说:忘路之远近。也许只有当我们忘记以往的路,只管凭着感觉往前走,莫管前路崎岖、幽暗,前行至林尽处或许会别有洞天。
在这个洞天福地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形成这一派欣欣向荣和谐的景象的原因,陶公也给出了答案: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纵观历史,面对乱世,揭竿而起,首事反秦的陈涉之辈又有几人?前途渺茫,苦无出路,可以砍出一条路,而逃避也未尝不是一种出路。况且,他们这一逃,也就不再考虑前世今生,他们“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是否已经暗示给我们:遗忘,是通向快乐的捷径?
武陵渔人受着桃花源人的盛情款待,本可以乐不思蜀,长住于此,可他牵念乱世红尘,因为那里有他的父老乡亲。
固然桃花源人告诉他“不足为外人道也”,可他仍然“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不知是他身为凡人福薄缘浅,还是桃花源本来就是虚幻,哪怕是太守利用权势“即遣人随其往”,也找不到当初的标记,再也寻不到那片神奇的土地。
有些人,有些事,一转身,已是沧海横绝。
身份卑微的渔人属于受剥削受压迫的阶层,自是想改变自身及乡邻的处境,希望带领众乡邻同去那没有剥削与压迫,人与人和睦相处的桃花源。而身为统治阶级的太守为何也急于寻找那片桃花源呢?更有那饱学之士刘子骥,听说渔人遇见仙境之事竟“欣然规往”,固然“未果,寻病终”,但由他兴致勃勃地计划前往,可知他对桃花源确实充满向往之情。
虚幻的桃花源,诱惑着平民,诱惑着士人,也诱惑着为官之人。原来在美丽面前,即使明知道是幻境,受诱惑的也不分男女老幼,贵贱尊卑。
他们身处凡尘,不羁的灵魂却早已飞向那出尘之地。太守的“即遣人”迫切心情可见一斑,刘子骥的“欣然”可见其兴致更浓。可叹武陵渔人,曾走过的田间小道,曾停留过的良田美池,月光下的竹影婆娑,日升时的那声鸡啼……这一切的一切,转眼已是云烟,已成前世。
多年后,当他再忆起桃花源,当如一缕清风掠过桃林,花瓣零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