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才讲对错,成年人只分利弊。——大栗致自己
这几天占据新闻头条的是一条这样的新闻:本周三,亚马逊首席执行官杰夫·贝佐斯的个人身家达到900亿美元,首次超越了微软的比尔盖茨,成为全球首富。
不过我提贝佐斯,不是他的首富时间也就几个小时,而是贝佐斯的家境很普通,小时候想要的东西并不能满足它,他的动手能力特别强,没有的,他就自己创造条件满足自己。
无独有偶,今年高考成绩出来的时候,有个高考状元今年也对社会教育资源的倾斜说了一番话。
他是这么说的:“农村的孩子越来越难考上好学校,你像我这种中产阶级的孩子,衣食无忧的,而且家长也都是知识分子,而且还生在北京这种大城市,所以在教育资源上享受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很多外地孩子,或者农村的孩子完全享受不到的,所以这就决定了我在学习的时候,确实能比他们走很多捷径。现在的状元都是家里又好又厉害的这种,我父母是外交官,从小给我营造一种很好的家庭氛围,包括对我这种学习习惯,性格上的培养都是潜移默化的,因为我这每一步的基础,都打得比较牢靠,所以最后自然就水到渠成。”
从早先的社会贫富差距,到后来的社会阶层,上升通道,再到后来的新中产等等,这些词无不预示着贫富新旧对比变化。
我们不谈别的,就谈谈贫穷的本质是什么。早先的年代,每个墙头会写上“少生,优生,多种树”以及其他一些计划生育的事情。
对很多贫穷的家庭来说,贫穷是因为多生了小孩,然后越穷越要生孩子,当然,有人会说多一个孩子多一份快乐,而不是一份负担。那时候大家的想法是用高生育率来对抗低存活率,也可以说用数量赌质量。
这大概就是由于所谓的穷人思维决定的吧。我最开始看的《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这本书里提到的果农们在有收获有钱的季节里看待问题的想法要比没钱的时候更长远,也就是书里提到的心智带宽。
权衡性思维:它是由稀缺所引发的一种思维方式。在稀缺的状态下,因为所有没有被满足的需要俘获了我们的大脑,以致我们开始对之念念不忘,开始产生决策难题。
也就是说,当我们目前的状态是欠了七八万元钱,那么我们每天起床想起来的是还有七八万的账没还,而不是指望将来能挣百万。这就是典型的稀缺性心态—缺钱。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对这种表现定义为“人格缺陷”,因为穷,时刻面对匮乏,所以才有这种“人格缺陷”。
资源匮乏的情况下,富人所作的决定也不见得比穷人要好很多,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么多家长把自己的孩子送到更有优越教育资源的北上广,也是他们那么拼命的存在的意义。
罗胖说:我们自己的视野如果被窄化,我们不能懈怠地说,已经尽了全力。其实可以换个环境,改变自己。
这大概是那些想着要突破自己,跟着大部队走的原因,身体在地域上被限制了,至少还有互联网空间来提升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