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失恋33天》热播的光景,那时候我还没遇到爱情,看到女主失恋之后悲痛欲绝、狼狈至极的生活状态私以为是电影的夸张手法,直到自己也经历了一次分手,那种身体被掏空的错觉至今想起依旧隐隐作痛。
毕业季,分手季。我本不信这一邪说,直到周遭一对对甜蜜恋人劳燕分飞,直到深夜一个个电话痛哭流涕,直到有一天你说不能再和我走下去……
也许不需要过多的描述那种似乎被世界抛弃的感觉,经历过的人都懂,没经历过的愿你永不经历。
最近在读的书,《人格心理学》Jerry M.Burger著作陈会昌翻译,里边的一套理性情绪疗法对于个人情绪的调节大有裨益,分享给大家,愿你哪怕遭受苦难也从不受伤。
Albert Ellis是认知治疗的早期倡导者之一,他创建了理性情绪行为疗法,Ellis认为,人之所以抑郁、焦虑或烦恼,是因为错误的推理,深信一些非理性的观念,Ellis将此描述为A-B-C的过程。如图所示
那么这A-B-C过程是如何产生的呢?
以分手为例,当我们面对对方提出分手(A诱发经验),我们可能会对自己说类似的话“没有你我怎么办?”、“离开你,我或许再也不会快乐了”、“除了你我不愿意接受任何人,你怎么可以说离开就离开了?”(B非理性观念),最终就会导致了强烈的消极情绪(C情绪结果):分手便是世界末日了。
其实我们孤立的来看待B(非理性观念)说出的这些话,显然是不合理的,试想,在没有遇到Ta之前,你没有Ta不一样在办?没有Ta,你不一样很快乐?如果换个环境这一世你没有遇上Ta你仍然会和另一个人相伴一生并不是非Ta不可吧?
只是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当一个朝夕相处的人突然离开,我们确实会不安、焦虑和难过,但是真的不会到达此生不愿再爱的地步吧?
当我们抽离B(非理性观念),从A(诱发经验)直接到达C(情绪结果),场景相同我们被分手了(A诱发经验),我们可以吧这情况看成是不愉快而不是灾难,依旧会感到难过和不安,但是已经没有必要过分抑郁了,此时的C(情绪结果)是不是好很多了呢?
当然不只是分手,我们可以将理性情绪行为疗法运用于生活的各个领域,当职业遇到瓶颈,当遭受亲友误会,当面对生离死别,太多太多的遭遇太多太多的困难,剔除B非理性观念,让自己好受起来。
其实,生活中很多东西都可以用理性行为疗法检视自己、治愈自己,《新唐书》中的《陆象先传》说过“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很多时候都是我们自己扩大化困难和痛苦,剔除B非理性观念,导出让自己好受点的情绪结果,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