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仨》这本书,从高中时期就开始接触,那个时候是语文老师推荐给我们,为了从中查找一些议论文写作素材用的,当时叛逆到逃学的我又怎么会读呢,最不喜欢为了考试而读书,所以这么多年,一直没有真正翻开过这本书。
想来真是应试教育对我的荼毒,今天读来倍感相见恨晚。不过,也好,怕当时的我年少轻狂,读不懂这涓涓流水般细腻的情感,今读之,不禁泪流满面。
今天仅仅读了第一篇章,杨绛先生通过细腻的文笔回忆了女儿和丈夫相继离世的经过,虽然只有短短几页,却令人感同身受。
在最开始的章节,杨绛先生写了三个人生活的日常,大概那样的生活就叫做“岁月静好”吧,三个人是那样的默契,钱老会亲昵却并不过分甜腻的称她为“绛”,每天早起为她准备早餐。而杨绛先生则对钱老既欣赏却又不会过分的依赖。二人相敬如宾,又互为知己,着实令人羡慕。
这大概才是爱情亲情最好的模样,爱的恰到好处,大家都是最舒服的状态,彼此尊重,不会以爱之名去过分要求彼此,但其实有些话也不必多说,彼此也都懂,人生得一这样的爱人,这样的亲人足矣。
也是由于前面这里的生活过分美好,才使后面的离别如此令人心碎,难以想象杨绛先生是如何承受这切肤之痛,又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写下这本书,是否同样泪流满面。
两年前,杨绛先生也终于离开了这个世界去与钱老及女儿相逢。
只是这世上再无他们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