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出生在一个贫困闭塞的小山村中。因天然的地理阻隔,这个小山村和外界的沟通十分有限,唯一可以作伴的就是隔壁不远的两个村落,此外就是一座连一座的大山了。有时村里的人想要到达最近的乡镇买生活用品,都得翻过一座虽然不高但道路崎岖的山,近十里的山路走完,往往已经是两个小时的时间过去了。
最初的时候,这小山村里并没有老师,村子里的孩子想要读书,就得早上五点早早起床,背着一天的干粮,翻过横隔在村子和乡镇之间的那座山,用双脚一步一个脚印的丈量这条山路,前往乡镇里的学校去读书。到了晚上五点多下学,学生又需要背着作业,沿着原路返回。冬季天黑的早,学生们下学走过山路时,有的拿着手电筒,有的捧着一小截蜡烛,边走边用手仔细呵护着那随时可能熄灭的烛火,等回到家中,往往已经是夜色浓密了。而在学生放学回家这一路,做父母的总是提心吊胆着,长久在村口张望着,或者干脆接到半路上,再和孩子相跟着一起回家。
小青七八岁的时候,本来也应该照着这旧有的路线,每日披星戴月的走在这条艰辛的上学路上。幸运的是,经过大家齐心协力的合作,自己村子和邻近村子这里,办起了一个小学堂。小学堂的教室十分简陋,只有两间破旧的房屋,里面放了几条长桌、长凳,一块黑板,一张用瓦片垫平了桌角的课桌。遇到下雨天,这教室有的地方还会滴滴答答落着细小的雨滴
虽然很简陋,但这已经很让这三个相邻小山村中的父母满意了。时常有人看着这校舍,安慰的一笑:村里的娃娃们,这下终于不用再起早贪黑的翻过让人揪心的长长山路去上学了,另外,这也让更多小娃娃有了读书的机会。
小学堂里只有两个老师,一男一女。女老师姓陈,教各个年级的语文和音乐;男老师姓张,教各个年级的数学和体育。两位老师都是有志于服务基层,愿意在教育岗位上贡献青春热血的年轻人,因此虽然这小学堂条件简陋,且与外界的联系较少,但两人也咬着牙年复一年坚持了下来。
小青和十几个同班同学,在这个小学堂里一直修完了五年小学课程。到要读初中的时候,小青只好和五六个孩子一起,每日披星戴月,翻过那座没有名字的山,到镇上的初中去读书了。每天走在上学、下学的山路上,小青总是在心底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成为一名教师,回到自己村子里教书,让更多的小孩子可以不用跑这么远的路上学,也让更多孩子有机会上学。
小青是个聪明有天赋的孩子,且最肯在学习上下功夫。在家里的支持下 ,她一直以优异的成绩读完了高中。在报考志愿时,她毫不犹豫地填报了市里唯一一所师范学校,且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了这所学校。
和小青一起考入这学校的,还有她从小一起长大、每天一起上下学、在学习中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好朋友,刘彩洁。
小青永远也不会忘记,当她和刘彩洁在家人的护送下,第一次进入师范学校时,自己心底那种因梦想即将实现而久久激荡不已的心情。当天夜晚,月华如水。她和彩洁激动地久久睡不着觉,两个人高兴的在宿舍旁边的操场上一直走着。小青和彩洁一起畅想着毕业后回家任教的生活,互相鼓励在大学期间要互相督促好好学习,争取以后能够成为最好的老师,为自己的小山村带来更好的教育。说到最好,两个人都热泪盈眶,紧紧抱在一起。
那一晚,明亮的月光静静洒在两人的头发上、脸上、衣襟上。那晚,两个年轻姑娘的梦想正如这月光一样,洁白、温柔而深情,且蕴含着巨大的摒退黑夜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