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是顺着《人人都有方法论》来的。
一个人只要面对问题、解决问题,他都有自己的思维逻辑在背后主导,就像影片里大反派看见机会,就想着怎么用来坑害主角、而主角每一次的选择都是挺身而出。主导他们最终采取行动的,正是方法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轨迹,轨迹不同,对人生对事业的理解也不同。一个成熟可靠的方法论的提炼是离不开个人经历的。你的个性、你的思维方式、你的资源在成长过程中不经意间定型。别人的经历揣摩的再多、别人的文章看的再多,别人的只能借鉴。齐白石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只有反思自己才能找出最合适的自己的路,就如超人总是挺身而出拯救地球,你要是依葫芦画瓢,百分百的死路一条。原因很简单:你我都不是超人,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方法论从人生经历中来,再返回到我们生活中去。周而复始,每一次循环,对我们的人生都是一次提高。提炼方法论,从自我反思开始。
从业以来,前面的时间都是在手机圈里。刚毕业去做了半年的百事可乐,发现快消品的运作已经到了极致。公司提前一年做好全年规划,每个部门按层级高低也分别做好年度、季度计划,每个销售人员按季度、月度领回自己的业绩指标。作业流程里,针对销售人员百事有一整套的销售培训流程,宣贯最多的就是“拜访八步骤”,把销售人员从进店到出店的每一个动作都规范化、流程化。现在想来,这一整套运作流程就是工业管理的最好模版了。每个人都是公司的一个螺丝钉,各司其职,按标准流程做好自己就是合格。如果你想发光闪亮,那就去优化个人作业流程,把本岗位做精做细,你业绩好了,你的岗位待遇也水涨船高。
当了半年螺丝钉,突然觉得很烦闷,每天重复做着重复的事情。正逢2004年手机业爆发,我也就跳槽去了联想手机。联想手机那几年发展迅速,短短两年时间,从零起步,在04年做到国产手机份额第一的位置。当时的人员架构都很粗放,大部分时间都是依靠产品的拉力和渠道的推力在快速扩张。福建一个省的组织架构里,销售部门成员不过20人,市场部门更是变换不定。回过头去看,联想那几年的成功一是产品、二是渠道,产品设计上直接从彩屏起步,对波导、夏新进行了弯道超车,渠道上有电脑留下的运作经验。也正因为成功来得太快,自身市场掌控力弱,才会在08年市场环境竞争加剧的情况下一路战败。反观后起之秀OPPO、VIVO的市场运作,产品设计不是狠惊艳、但实际耐用;市场运作大投入大产出、士气如虹;经销商渠道商利益捆绑,一荣俱荣。即使放到现在的2015年,联想手机的市场运作从理念到操作相差都不是一点半点。可以说,渠道运作上,OPPO、VIVO是做到了极致!
手机厂家出来后去了代理商渠道,也许是传统以来的厂家主导代理商模式的后患,相比之下代理商的管理更为粗糙。代理商规模更小,做事也更为功利,不少时候竭泽而渔。这也是中小企业的通病,生不易、存不易、生存更不易。为了生存不得不采取非常规的作法,而非常规的作法失去客户信任,进而又导致市场丢失,周而复始的死循环。也曾问过老板,这个结什么时候能打开?答复是:等我们公司接个好品牌、好产品,公司赚大钱了,我们再拿一部分来补偿客户,把旧账都给清了。渠道经销,总是身不由己,人员的选择更是应慎重再慎重!公司小,制度不规范,个人操作余地大,如果员工职业道德败坏,一个人挖的坑,把整个公司赔进去都不够填!
这些工作还有一年半自主创业,再加上最近对移动互联的观察和浸泡,就是我工作上的全部。这些经历,能为我提炼出什么样的方法论呢?这些方法论,对我今后工作的会有怎样的帮助?
一路走来,发现不论是个人还是公司,规划是肯定要有的。没有方向的船,不管刮什么风都是逆风。雷布斯也有句名言: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古人云:求其上者得其中,求其中者得其下。不管目标是高是低,必须给自己一个方向,人生如此,工作也是一样。
有了规划,要怎么执行?怎样的执行才能达到甚至超出目标?光喊口号是没有用的,毕竟我们还没到务虚比务实重要的层次,芸芸众生还是说到不如做到。怎么做到?如何做到?用什么思想指导能提高执行力?用什么手段能最快最好的抓到重点?有一位大牛有提到,抓关键数据。每个岗位都有匹配的一大串职责说明,但最关键的职责只有一个,就如销售,扯来扯去,签到打卡沟通拜访,简化一下,关键数据就一个:业绩!任何岗位都一样,老板的关键数据是利润。任何工作都有一个最核心的数据,你只要抓住这个数据,想法设法驱动关键数据上升,你的工作就是卓有成效的!生活里不乏这样的大牛,平日里吊儿郎当、无所事事的模样,工作产出反而高出常人一大截!
从过往经历里提炼我的方法论是:胸有成竹、一以贯之。胸有成竹不是诸葛亮摇着羽毛扇的“主公勿慌,亮自有计”的淡定从容,而是指考虑问题时要有全盘统筹的思维;一以贯之的“一”是关键数据,用关键数据串起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