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思考《九变篇》的核心是什么?
九在古文中有“极限”的意思,譬如善攻者攻于九天之上,善守者守于九地之下。我理解“九变”是指“多变”,是指在瞬息万变的战局。
一个合格的将领必须能够应对多变的战场环境,具体该怎么做呢?孙子认为有几条关键:
一、原则和“负面清单”。
“原则”有:泛地无舍,衢地合交,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这里的原则或者套路是前人的经验,熟知这些经验和原则,可以避免犯一些低级错误。
“负面清单”有: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负面清单是面对前所未见的情况时怎么让自己不犯错误。
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习建立适合自己的“原则”和“负面清单”,同时兼顾原则与变通之间的微妙关系。
举例:同一个原则“死地则战”,两个案例里面有两个完全相反的结果。背水一战中韩信背水列阵,置之死地而后生,士兵们同仇敌忾,最后大败赵军,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在“失空斩”中,马谡在战略要地“街亭”,将主力部队调到山上,要置之死地而后生,结果被魏军围困,因缺水缺粮而失败。
二、“利害权衡”。
1、对自己面临的情况要从有利和有害两个方面充分考虑,不可以一叶障目。
2、制定行动策略的准则:首先要立足于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从降低自己所承担的风险入手,即: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之;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3、可以通过利害分析,预测对手的行为。“是故屈诸侯者以害,役诸侯者以业,趋诸侯者以利。”
三、在零和竞争中,将领的行为不能被对手预测,将领的想法不能有可预测的规律,否则将被对手利用,引入彀中。即: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必生可虏,忿速可侮,廉洁可辱,爱民可烦。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覆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
举例:诸葛亮和司马懿在展开对抗,司马懿坚守不出,消耗诸葛亮的粮草和士气。诸葛亮派出使者,送了一件女人的衣服给司马懿,就是嘲讽司马懿胆小。司马懿当着使者的面穿上衣服,并感谢诸葛亮。这里是两个高手无声的过招,司马懿把诸葛亮的计策化于无形。另一个反面的例子,就是“诸葛亮骂死王朗”。王朗就是被诸葛亮抓住了内心的弱点,活生生被软刀子给杀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