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地都在庆祝2016年的最后一天,纽约时代广场,北京的天安门广场,似乎熬夜不眠,是对这个节日最好的纪念。
除去重大节日的仪式感不说,人生成年、结婚庆典、生日party,似乎我们总要做些什么让这一天和别的天数不同,才会加深它在我们生命中的印记。这一点在众人都喜欢的《小王子》中也提到过,是小王子和狐狸之间的一段对话:
“你每天最好在相同的时间来,”狐狸说,“比如说,你下午四点钟来,那么从三点钟起,我就开始感到幸福。时间越临近,我就越感到幸福。到了四点钟的时候,我就会坐立不安;我就会发现幸福的代价。但是,如果你随便什么时候来,我就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该准备好我的心情……应当有一定的仪式。”
“仪式是什么?”小王子问道。
“这也是经常被遗忘的事情。”狐狸说,“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没错,现代人那么爱晚睡,那么爱“作”,很多时候就是为了那个仪式感。
回到先前所说的“晚睡问题”,自从有了互联网第四媒介后,人们睡觉的时间越来越晚,玩手机的时间越来越多,微博微信朋友圈,加上工作学习生活,似乎没有刷朋友圈就不愿睡去。
在这里可以分析下——
一来客观原因是,由于各种吸引人的外在条件使得我们往后拖延了自己的行为,到了晚上才想起工作没做,到了期末才知道“该看的书都还没看”,不得不熬夜;
二是本来我们也没有啥事,却很晚还不想睡去,弗洛伊德曾经说过
“我们本不愿入世,因而和人世的关系只好有时隔断才可忍受。因此,我们按时回复到未入世以前或子宫以内的生活,想重复类似这个生活的特点,如温暖、黑暗及激情的退隐。有些人还像一个球似的蜷曲着身体——和在子宫内的位置相似。我们似乎仅有三分之二属于现世,三分之一尚未诞生。”
——弗洛伊德谈睡眠
因为我们的潜意识里认为,入睡意味着结束,我们迟迟不愿入睡因为我们因为各种原因不愿和今天的自己说再见,我们的心是浮躁的,没有得到满足感,所以很多人在睡前会试图通过刷微博等来找寻自己的满足感,结果越来越晚睡。
就拿2016的最后一天来说吧,狂欢过后是深深的满足和宁静,整个城市都可以沉沉地睡去。
其实摆脱晚睡的方法就是一个仪式,一个完整的带有仪式感的行为,确认自己的满足感,来告诉自己,今天已经结束了,我从这件事情上得到了满足感,可以心甘情愿的睡去。记住这个仪式不可以是碎片化的浏览和查看,一定要是一个完整的观看或者聆听。
将摆脱晚睡症状用于其他方面同样如此,晚睡意味着拖延,那如何摆脱拖延,提高效率呢?答曰,仪式感。
▍仪式感感应
古代学者王蒙出门看老师以前,必定要沐浴更衣,带上香包,整理着装,方能出门探师傅,拜师三上茶,《论语》中很多地方都说了教育中的仪式感。
反观如今,为何尽管线上教育大大盛行,众人还是呼吁线下实体教育?我们为何怀念小学的基础教育,反观大学的迷茫?
深究看来,便是一份仪式感。小学生“上课”后全体起立喊喊老师好的场景深入人心,这样一种充满仪式感的行为,大大提高了我们的专注力,也行成了一种践行的操守。而大学没有这样的约束,课堂的无仪式化使得肃穆之情减少。如果再发展成为线上教育更加会降低学习教育水平。
▍那么什么是仪式感?
其实简单来说,仪式感就是一种强烈的自我暗示,是一种精神上的礼仪。
应用到时间管理上,这种自我暗示就是一条明确的分界线。将人的生活状态与工作状态进行划分。
一旦完成了充满仪式感的动作,内心便会出现提示。这种提示,能让自我发生变化。将自己的反应能力、思考能力、专注能力提升到一个“绝对工作”的状态。
所以,用这个方法能有效提高效率,克服拖延症。具体来说如下:1. 拥有明确目的是前提;
2. 建立契约精神或自我约束,涉及仪式感;
3. 远离诱惑;
4. 完成仪式动作,全然进入工作。
这就是为啥deadline特别能逼人拿出效率,因为迫切的仪式感逼迫着自己赶快完成。
不过,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强迫症的人就没有必要把仪式感重上加重了,本就有迫切心理,再加深这种感触可能会“过犹不及”,像小编这样完成强迫症的人来说,恨不得把明天的事情也做完,虽说明天完成也可以,然而不完成内心约定便无法入眠。
也许下一篇应该分析下高效强迫症。
诶。哪种症状都是“作”,人生就是拿来作的嘛!
每天都有好多想写的,可以每天写个几万字,只是怕付出的辛苦没有得到喜欢的回应,希望我的文字温暖你我的辛苦坚持和内心!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