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词语”与“大世界”
文/张永刚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备教手记
3月11日,晋城市教研室要到我校做调研,要求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化学分别出三个老师讲课,然后由晋城市教研室的领导作指导。我是七年级语文的讲课教师。
讲哪一课呢?接到任务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个问题。刚开学,讲第一单元的内容是肯定的。
站在单元视角,细读单元提示,这个单元主要内容写的是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展现他们的人性光辉,激发学生对理想的憧憬和追求。这个单元在语文学习策略上,是要引导学生学习精读,在通览全篇的基础上,品词析句,揣摩其含义和表达之妙。还要结合细节,把握人物特征,理解人物感情。所以,本单元既要引导学生走进人物,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质,更要借助每一篇文章,对学生进行精读训练——品味重点句段、落实细节描写。
再看本单元写作主题——“写出人物的精神”,特别是通过典型细节来凸显人物精神。所以,不管教哪篇文章,也应该让学生学会用典型细节表现人物精神风貌的写法。
《孙权劝学》已经讲过了;《邓稼先》和《回忆鲁迅先生》又太长了;那就只剩《说和做》一课了。好的,就是它了。
寒假阅读《部编版语文课这样教》,感触颇多,每一个老师备课都是从素读文章开始的,我也应该这样才对。
于是,在工作的间隙里,我翻开新的语文课本,开始了我的素读之旅。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文章一开头,作者就引用闻一多先生的话,独立成段,运用对称的句式,对比的手法,突出了闻一多先生作为一名学者他对“说”和“做”的态度和原则,引起了读者极强的阅读兴趣。
接下来几个段落作者以三个典型事例:几年辛苦,凝结成《唐诗杂论》;十年艰辛,《楚辞校补》赫然而出;潜心贯注,又向《古典新义》迈进。具体写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做出了卓越的成绩。”
然后第七段作为前面内容的一个小结,结束了第一部分的叙写。成绩斐然与毫不张扬的鲜明对比,突出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说和做”的原则。
第八段是个过渡段,目的是为了引出作为革命家闻一多先生“说和做”的态度与原则。第九段作者用“迥乎不同”“一反既往”写出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先生与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说和做”的不同,也极大地调动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接下来作者依然是用三个典型事例:起稿政治传单、发表激情演讲、参加游行示威,具体写了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说”了就“做”,言行一致的特点。
最后一段,作者对全文作了高度的概括,并以“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对闻一多先生进行了直接而热烈的赞颂。
文章使用分总结构,思路清晰,层次分明。
单看“分”的两个部分,又像一幅图案画一般,中心对称结构,开头都是引起读者阅读期待,不同的前者是直接引用闻一多先生的话,后者是作者自己的评述。中间都是用“三”来作为典型材料,分别讲述作为学者和革命家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原则态度。最后都用一个段落进行总结。这样的结构是多么精巧,多么讲究啊。读这样的文章,仿佛在欣赏中国古典建筑一般,让人赏心悦目,深感美不胜收。
在典型事例的叙写上,作者仿佛是在采用断想式表达,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叙事方式,这也正与“言行片段”相吻合。
这样读只是读出了文章的框架,还没有走进文章的内核。我知道,想要教出一篇文章的味道,就一定要读出它与众不同的特质。
我把目光放在本课的“预习”上。“读课文,了解闻一多的事迹。”这是对内容上的要求;“本文的作者也是一位诗人,他的语言精致凝练,富有诗意。阅读时,注意体会这个特点。”
我又把目光放在课后“思考探究”上。第一道题,是对内容的把握,第一问很容易解决,第二问:“彼此有无关联?”需要学生结合内容,理性思考分析。我想,彼此肯定是有关联的,因为无论是“做了再说(做了也不说)”还是“说了就做”,其根本都没变,那就是闻一多先生救国救民的思想基础。
第二题,关注的是写法和人物形象,让学生通过细节来体会闻一多先生的高大形象。这个需要在课堂上带着学生走进语言,剥开表象,深悟人物。并在此过程中体会细节对于刻画人物的好处。
第三题,关注的是文章的语言。像诗一样精炼的语言,是需要读,需要悟,需要仿的。
后两个题把学生的视线导向了更广阔的语文天地,让他们查阅资料,丰富对闻一多先生的了解;扩展阅读,感受闻一多先生的精神追求;诵读诗作,欣赏作品的艺术特色。
这样看来,只了解内容,知晓结构,是远远不够的,我要在课堂上,带着学生通过诵读,感受文章语言的优美;走进细节,感受先生的人格魅力;设计练习,学习作者的诗意表达。
我该如何让学生走进这个语文世界呢?
带着这样的思考,周末在家,我放声诵读文本,一遍又一遍,渐渐地,那些词语走进了我的视野——
诗兴不作 仰之弥高 钻之弥坚 锲而不舍
炯炯目光 目不窥园 足不下楼 兀兀穷年
沥尽心血 无暇及此 零乱不堪 众物腾怨
心不在焉 深宵灯火 不动不响 无声无闻
群蚁排衙 赫然而出 潜心贯注 心会神凝
迥乎不同 一反既往 争取民主 反对独裁
警报迭起 形势紧张 凶多吉少 慷慨淋漓
气冲斗牛 声震天地 头发凌乱 生死关头
昂首挺胸 长须飘飘 热情澎湃 ……
千字之文,四字词语多大40多个,这些词语有对闻一多先生的直接评价,有对先生的细节刻画,有对事情的概括表述,如果抓住这些四字词语,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人物,走向诗意,走向远方,不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吗?我为自己的发现感到欣喜。
我继续诵读,那些句子又像部队似的,排列整肃地走进了我的视野——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 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
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这些句子,结构对称,节奏鲜明,读起来朗朗上口,诗韵盎然。这些句子也有很多是由四字词语构成的,有的句子包含了四字词语。如果让学生们在读中感悟作者语言的诗意,在训练中学习诗意的表达,那这节课的落脚点就更踏实了。这也该是我教学的重点。
经过在文本中反复穿梭,我大致把四字词语作为了课堂的切入点。
可是,任何时候,课堂都不是教师一个人的自我表演,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角。
七年级的学生,阅读能力还不够强,读书还不够仔细,他们往往对那些故事性强的文章感兴趣,而对于像《说和做》这样的言行片段,会走得匆匆,看得蒙蒙。他们不会关注文章表达的独特之处——大量四字词语的运用,更不会想到从这些词语入手去理解人物,学习表达。所以,选择从四字词语入手,看似切入点小,实则可以让学生以小见大,看到一个广阔的语文世界。
经过以上的分析,我找到了本文教学的切入点——四字词语,也明确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积累文中的四字词语,体会其表达效果。
2.品味四字词语,从细节体悟闻一多先生的崇高品质和革命精神。
3.读悟对称句,体会其表达效果,并尝试运用表达。
明确目标后,我又借鉴余映潮老师的板块式教学,把整节课分为积累一组词语、了解一个人物、学习一种表达三个清晰的板块。这三个板块各自为营,而又和谐统一。积累——批注——仿写,以四字词语一线贯之,在诵读中丰富学生积累,在批注中理解人物形象,在仿写中学习句式表达,把课文的学习引向细处,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远。从“小词语”中窥见“大世界”。
如何设计仿写训练,如何在仿写训练中对称句的表达,我觉得还得从课文入手。臧克家是位诗人,闻一多也是位诗人,如果可以在课堂的结尾用诗的体裁,对称的句式,对文章有一个总结和升华,那真是理想的课堂了。
我把整理出的四字词语和对称句式,反复诵读,一首课堂诗悄然而至——
说和做
——写给闻一多先生
说了就做
你是革命的先驱
做了也不说
你是学者的表率
你说了
面向国人
发出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呐喊
你做了
不动不响
《唐诗杂论》硕果斐然
你说了
慷慨淋漓地大骂特务——
你们站出来
你做了
无声无闻地默默耕耘
《楚辞校补》十年花开
你说了
昂首挺胸游行队伍前
大声疾呼
你做了
潜心贯注
《古典新义》结集而出
面对黑暗
你说了就做
面对学术你
做了也不说
你,是口的巨人
你,是行的高标
你的“说”
是为让黑暗的中国看到曙光
你的“做”
是为给衰微的民族开出药方
你的“说”
是爱国心
你的“做”
是民族情
你的“说”和“做”
都将化作
你笔下的烛火
跳动着
我们
新时代的脉搏
我把中间的“你说了……”“你做了……”作为学生仿写的练习,让他们结合课文内容进行仿写,实践对称句式的训练。
最后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对称的句式,尽力使用本节课积累的四字词语,给闻一多先生写一段80字左右的颁奖词。这样把课堂与练习很好地结合起来,学以致用。
一切都了然于心,开始忙着做课件。同事悦书玲老师帮忙完成了导学案的编写;琚燕老师帮忙整理了说课稿的内容。我只是反复读文章,修改课件,等待着那一天的到来。
周四的讲课总体来说很顺,特别是397班“临危受命”的孩子们,表现异常精彩。特别是我临时加入的朗读,孩子们在我的引导下,渐入佳境,在朗朗的诵读声中,闻一多先生的形象油然而出,连我自己也有点诧异。
但课堂结束后,我回顾整个过程,觉得还有很多遗憾之处。
首先,对于四字词语的使用,我觉得还可以更细化一些。阅读的时候虽然也注意到了四字词语的不同类别,可是教学的时候却放在一起,混沌一片。如果按照直接评价、概括评述、细节描写给这些词语分类,然后再呈现出来,明确其表达效果,然后紧扣细节描写的词语,让学生进行批注,感悟人物形象,是不是会更好一点呢?
其次,对于朗读的处理。朗读的环节在备课的时候并未引起自己的重视,在课堂上忽然感觉应该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去感悟人物形象,理解人物精神。但上完课,感觉还是读的不够。读好了,也就理解了;读好了,也就感悟了;读好了,也就深入了。
第三,对于仿写的训练。可能是因为时间的关系,在出示仿写训练时,一晃而过,所以孩子们进行训练时,虽然说句式都是对称句,但内容并不是我想让孩子表达的内容。所以说,给学生清晰的要求,学生才能按要求进行学习。另外,当教师的预设和学生的回答有出入时,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然后思考自己的预设是不是片面了,或者说太狭隘了。
这一次的备教过程,让我慢慢明白了:一个人有一个人的个性,教育者要学会因材施教;一篇文章也有一篇文章的特质,教师要学会发现其独特之处,因文而教。只有这样,才能发现别有洞天,带领学生进入语文的“桃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