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时常在想,我们现在的很多年轻人,最缺的就是一种敬业精神,和一种工作态度。
这个跟我们的中国传统文化其实是相悖的。
这是怎么产生的呢?这个问题我也一直都在思考。
虽然不知道最直接的原因是什么,或许是家庭教育、或许是人生价值观、或许是其他一些什么原因。
我想我可以在我父亲身上,看到老一辈人身上的那种敬业精神,这也是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
我的父亲,他是一个木匠,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
在我们那边,大家都叫他老木匠,在我心里,我为他是一个木匠、一个让人家都尊敬的木匠而感到骄傲。
我的爷爷过世得很早,父亲从18岁开始,为了生计,就跟着我的舅爷爷(舅爷爷就是我父亲的亲舅舅)学木匠手艺。
那个时候,每一天,天还没亮,他就起床了,要走10里地到舅爷爷的家里面,然后挑着木匠的家伙事儿,跟着舅爷爷一起,一家一家上门去做木工活。
晚上再把这些家伙事儿送回到舅爷爷的家里面,然后他再走10里路走回到自己家里面。
有一次我父亲告诉我,当时我的舅爷爷是当地有名的一个木匠。
在那个时候,会一门手艺活儿,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儿,这可以让你过上相对来说比较好的生活。
我舅爷爷后面带了很多徒弟,家庭条件都比我父亲要好。
我父亲当时才18岁,我爷爷过世得也早,家里小孩又多(我还有两个叔叔、两个姑妈),
我父亲在家里是最大的,我的奶奶又是一个特别善良的老好人,她不会去跟别人计较什么,也没有能力去跟别人计较,
所以我父亲深深地知道,他要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担,要照顾弟弟妹妹和他的母亲,也就是我的奶奶。
他告诉我,每天早上当他这么早离开家的时候,会经过一个很大的河流,当他在下坡的时候,他的眼泪会不停地留下来。
当他走出那个河流的时候,他就会自己把眼泪给擦干。
我父亲他没有什么衣服,他只有那么一件,他就问自己,为什么我这么苦,为什么我们家会这么贫穷。
那个时候跟着舅爷爷学木匠的有很多人,包括我舅爷爷的儿子,也就是我父亲的表兄弟。
靠着他的勤奋和聪明才智,很快,我的父亲就从我舅爷爷的手下出师了,出师就是代表他可以自己单干了。
他学了一门好手艺,所以在当地呢,慢慢地也成了一个有名的木匠,一年到头有做不完的活。
虽然是这样,但是那个时候的家庭还是很贫困的。
父亲告诉我,他们以前给人家干活的时候呢,一天就只有一块钱、一块五,我小时候还记得,一天好像就只有两块五的工钱。
不同的家庭,他们的需求是不一样的。
我觉得父亲很智慧,他工作过很多这样的家庭,有富裕的、有贫穷的、有大方的、有吝啬的,但是父亲都会尽心尽力把他们交代的活儿给做好。
他都是做好自己的事儿,从来不会去计较这个雇主家饭菜的好坏,也从来不会有他们家贫穷我就随便给他们做做得了,他们家是富裕的我就做得好一点这样的想法。
别人提供什么样的环境,吃什么,他从不计较。
那时候手艺人是在雇主家里吃饭的, 就是别人会提供你早餐、中餐、晚餐,工钱是固定的。
但是也有的家庭,比如说儿子结婚,他需要打一两件的家具,但是家里条件不好,非常贫穷,主人会尽力地弄两个菜给你这个木工师傅来吃饭,也有的实在是做不出来,但是父亲从不会去计较。
我们其实可以理解成过去的这些请父亲去工作的人就跟现在公司的雇主一样,这些雇主中,有的很大方,有的很吝啬,有的很富裕,有的条件不是很好。
父亲他作为一个手艺人,他干活从不会打折扣。
他只会把这个事儿给做好,甚至有的时候,多个半天,他也就算了,不给他们算工钱了。
所以从我自己的记忆和跟父亲的聊天当中,我能够感受到父亲的敬业。
虽然他一天只有这么一块钱两块钱,但是他都会尽力做好事情,甚至会多工作一点时间。
跟父亲同期工作的木匠也有很多,但是他们却没有父亲那么多的活儿可以干。
因为有很多的木匠,他们到人家家里的时候都已经比较晚了,人家都开始吃早饭了,晚上又早早收工了,还在人家家里大吃大喝,毫不顾及主人,这些都会导致他们的口碑变差。
而我父亲,每次都是天蒙蒙亮的时候就到了,等到别人到的时候,他已经比别人多干了这么长时间的活儿了。
其实父亲的酒量很大,到六七十岁的时候喝半斤酒都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他做了很多年的手艺活儿,很多人都不知道他能喝酒。
别人准备好酒菜,父亲都是象征性喝个一两杯就好了,因为他能深刻地认识到别人的不容易,他也知道作为一个手艺人,应该尽可能地为别人多着想、尽可能地为别人创造价值。
不是别人告诉他要这这样,而是他自己心里真的是这样想的,所以我真的为我的父亲感到骄傲。
实际上,我觉得这也是一种爱心。因为他不想带给别人一些经济上面的负担。
其实我们现在的公司,虽然可能是有劳动合同,但是在本质上跟过去的手艺人没有什么区别。
我们都是在替别人做事。为什么有的人越快越好,有的人越来越差,有的人就像我父亲那样会有做不完的活儿,有的人就算会了这个手艺,也没有人请他们去做?
因为别人可能觉得他们创造的价值太低。
而且很多人在雇主那里特别会摆谱,我觉得这个跟我们现在的职场真的太像了。
记得很小的时候,我跟着我父亲到别人家里去做木工活,但是到了吃饭的点他总是让我回去,不愿意我们在别人家吃饭。
当然别人会很热情,说你儿子在中午就一起吃饭吧,但是父亲婉拒了,怕给别人带来麻烦,怕给别人带来不好的感觉。
父亲的这种精神,正是我,和更多的人应该去学习的。
这些东西并不会有人特意来教给我们,书本上可能也没有写,这就是做人的一种尺度、一种修养。
父亲带给我的很多的东西,我小时候没有太多的感觉,但是随着我年纪的增长,他带给我的影响越来越大。
父亲他的身体不是特别的好,他有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比较严重。
每一年,只要天气转凉,他就得去医院打针吊水,身体还会有一些其他的问题,动过几次手术。
父亲今年有90岁高龄,刚刚做完90大寿,但是父亲那种顽强的生活精神一点都没有褪去。
当时,在那么贫困的条件下,他能够抚养我们8个子女长大成人,
然后又有好几个孙子辈的,像我大哥家的三个小孩,大姐家的两个小孩,三姐家的一个小孩,二哥家的两个小孩,我的父亲和母亲都带过很长一段时间。
他们从不怕辛苦,从不怕累。在那个时候,虽然生活条件这么差,但是他们都是那么有爱心,那么顽强。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公众号:huisouxuexipingtai)
父亲动过好几次手术,包括每一次身体不好去住院,绝大部分的时候,我都能感觉到父亲的那种顽强,就是父亲的这种精神,带给了我的巨大的动力。
当年,我去过很多的地方打工,但是都没有起色,再加上我也舍不得离开爸爸妈妈,就在家门口的一个地方开了一间小诊所。
那个时候,我身上真的是一毛钱都没有,连医药都是我们赊账赊来的,也没钱给诊所添置病床。
父亲当时已经70多岁了,他已经不干木匠很久了,但是他还是亲自做了两张床,然后从家里面搬了过来。
搬过来以后,还要给这个床的撑床横杆上面铺上那种竹片,不然被子会漏下去。
父亲一个个仔仔细细地安装好了以后,用钻子钻好,钉子钉好。
他带了一个小包,我当时有一点点诧异,他居然从宝里面拿出了两张砂纸,然后细细地打磨。
我看到他用手去摸床上的每一个安装好的竹片,每一个角度他都去摸一摸,不平整的地方再磨一遍。
那个时候,看到父亲这样做,我的眼睛是酸酸的。
我能够感觉得到,他是非常爱我的。
以前很小的时候,我可能感受不到父亲的爱。我们都知道,中国人都很严肃,父母都不太会表达爱,尤其是父亲。
但是那一刻,我真的深深地感受到了,父亲是爱我的。
他希望这个儿子能好,希望我能维持生计,希望我能有个好的生活,所以他连一张床床上小小地竹片,都是那么的认真地在打磨。
父亲那种认真的态度,那种匠人精神,真的在任何时候,那么大的年纪了,都能够体现出来。
这个就是发生在我生活中的事儿,我特别有感触。
这个床,现在还放在我们家里,我觉得我永远要把它珍藏下来。
其实有些东西呢,真的是一种尺度。
我们都应该要力求做到最好,为别人创造更大的价值。这样别人才会有可能喜欢我们,才会认可我们。对么?
而我们现在大部分的人呢,往往都是做事情喜欢打折的,他们都不愿意付出更多,就怕吃亏了。
其实这样,会让我们离成功越来越远。
我想这就是生活吧,不是一定要做多么伟大的事儿,我们每一天能够认真地去工作,我们能够懂得去爱,就可以了。
我记得我们农村啊,家里面建房子,别人会请我们来帮忙,那是没有工钱的,但是大家依然尽心尽力地帮忙干活。
就算你以后不会求助别人,现在别人请你帮点忙,你也应该全力以赴去帮,这就是我们生活的一个态度,乐于助人的生活态度。
更何况,我们在职场,别人还付给我们薪水呢。我们为什么要那样去计较呢?
其实计较真的会让一个人的智慧泯灭,会让一个人从聪明变成愚笨、变得平庸。
人,真的有时候不需要计较得太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容易。
像我们在农村,别人请你去干一天活儿,有的人口碑很好,有的人口碑就很差,会被别人这样说:“那个谁谁谁干活今天怎么来得这么晚,而且走得那么早,吃的喝的还是最多的。”
这样的人通常不会有人喜欢的,连找对象都很难找。
其实我们人,在世界上,我们不就是在乎别人怎么评价我们么?我们不就是要做一个有正常社会价值观的人么?
我们要怎么样去赢得别人的尊重?就是我们要懂得别人的不容易,懂得别人的苦,懂得换位思考。
我们无论给任何人做事儿,不管是有工钱还是没有工钱,工钱多还是少,我们都应该以敬业的态度、认真的态度、超出期望的态度去对待,难道不是么?
这才是我们真正的生活态度。
其实,当我们这样去做,我们一定会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