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12——林丹
《床底下的怪物》 [英] 珍妮·威利斯/著 [英] 苏珊·华莱/绘
《床底下的怪物》是一本可以让孩子不再对未知事物----“怪物”害怕,让孩子克服心中的恐惧,不怕黑夜的降临,安心入睡的绘本。
这一本绘本最难得的创意是:主角不再是孩子,而是换成了一只可爱的怪物宝宝。书中插图将小怪物丹尼斯的表情刻画的惟妙惟肖,可爱至极。他有着和人类宝宝的一样举止和神情,甚至也怕天黑睡觉,怕睡着后被人类抓走。就如小怪物的妈妈所说:“那都是故事里编出来吓唬小怪物的。”让孩子们在倾听绘本时增加了面对睡前恐惧的勇气,完全颠覆了常理。
睡眠是人体组成生命机能的重要部分,对孩子的心理发育也有巨大影响。其实我们每个人对黑暗都会有抵触的心理,尤其在孩提时代,相信我们每个人的脑袋瓜都会在睡前出现各种乱七八糟的幻想。
我们都知道,睡眠让我们得到休息,让身体得到修复,让一部分在白天累积的、找不到出口的精神压力得以排解,因而睡眠是一种舒服的享受。这对成年人和孩子都是一样的。
但有的孩子并不这样认为。因为睡眠时意味着和父母分离,意味着一个人待在卧室里,常常是周围一片黑暗,也没有一点儿声音。正是这种黑暗以及死寂的感觉让孩子害怕,他会把这种安静和某些奇怪的东西联系到一起。
这也很好理解:周围一片漆黑幽暗,说不定有人或者有什么生物偷偷潜入了家里,但是太黑了看不见。而安静的氛围也让偶尔出现的声响变得非常诡异,甚至包含危险的信号。“爸爸、妈妈不在家了,他们出门了吗?”“如果有野兽来吃我,没有人能保护我,因为爸爸、妈妈都睡了。”这种孤独让孩子感到十分脆弱。通常在孩子的整个发育过程中,这种情况陆续出现三次:
第一次出现在孩子两岁时,此时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
第二次出现在孩子4岁、终于结束搜集未来人格的核心素材的阶段;
第三次出现在孩子8岁、停止了终日幻想的生活方式,开始脚踏实地地接触客观的现实世界的阶段。
确实,每个孩子的恐惧过程是普遍存在的,甚至可以说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必经过程。因此,睡前为孩子营造一个好的氛围,阅读一本适合的绘本,对孩子就显得至关重要,而《床底下的怪物》则是一本颠覆性非常强的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