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有人问起:
在新西兰孩子上学是不是都特别开心?
在新西兰是不是一天到晚都在玩?
新西兰的教育是不是特别顺应人性?
为什么歪果仁就可以那么随心所欲, 想怎么生活就怎么生活?
而实际上我看到得是:
孩子早上起床也会说不想上学。
孩子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学习,从早到晚。
老师会让孩子们将一个单词抄写五遍;会在破坏规则的孩子面前板起面孔,异常严肃。
不少人困在一份自己并不享受的工作中朝九晚五的试着去过生活。
我所看到的教育
想要解答这些问题,我想首先得了解什么是教育。
教育是按照人类对社会美好的期望来引导你、教育你。 换句话来说, 根本上看,所有的教育都是理想化的。
每个国家, 民族都有自身的教育理念, 基于这种理念, 我们将对社会美好的理想落实在教育的每一处,形成准则, 规划;对孩子们教导, 让孩子们实践, 训练大家成为需要的那个角色, 古今中外的教育无一不是如此。
之所以孔子对我们中国人有着那么重要的意义, 或许就是因为他为我们每个都定义了角色说明书:君臣父子, 夫妻兄弟......
好儿子、好父亲、好伴侣,好员工都是一个个角色, 我们几千年来都是用孔子定义的角色在安放自己、安放关系。
西方呢?
不久前偶遇一位刚从英国小学教书回来的新西兰老师, 她提到在英国的那所学校孩子们很难对老师有因有的尊重, 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步履维艰, 当然, 最后她提到那所学校所在的位置的很多家庭环境对孩子们有很大影响才是关键。
在生活中, 很多家庭对于孩子的礼仪礼节都非常注重, 礼貌用语需要时时挂在嘴边, 无论家庭或是学校教育, 这些词语都被称为Magic words (有魔力的词)。
我们每个人就像一部安卓或苹果手机, 懒惰、粗鲁等等都是在操作系统中自带的bug(天性), 教育就是安装在系统中的一个个APP,让每个人都对社会更具有适应性。 而教育的成功与否就在于这些APP的安装是能够适合某一操作系统, 是否能够顺畅运行。当app下载、安装、使用不当, 天性中负面的部分就会爆发出来, 甚至造成系统崩溃。
不得不说:无论在哪里, 教育都是反人性的。
东西方教育大不同
但我所看到东西方教育最大的不同在于对孩子的心理预期以及所实现的方式:
- 在与一位非常严格的ESOL(向第一语言非英语的孩子教授英文的课程)老师聊天时, 她有提到孩子不同时期的学习状态:突然有一天不想再阅读;虽然能够阅读大量的书籍, 但却无法理解其中的内涵...
她特别提到, 学习是一生都要保持的习惯, 而且学习并不仅仅是知识, 更多的是文化, 沟通交往, 生活能力的表现。 - 不少家长愿意参与到协助学校帮助孩子的活动中:家长老师帮助有困难的孩子学习语言或数学; 课后班有特长的家长带领孩子进行球类或其他兴趣活动;家委会协助学校帮助新生家长尽快了解周边环境, 或者只是简单和一起喝杯咖啡,聊聊天...
因为家长参与度越高的社区孩子们的状态会越好。
如果关注点不单单在知识本身, 孩子们就有了更多学习和展现的空间:搭积木的技巧; 团队合作的方法;与人相处是否待人着想......
关于德育,他们是这样教的
每周末弟弟都会拿回专门的诗歌本, 是由老师发给孩子们涂色并朗读的。 这周的诗名叫做:Bucket filler(直译为: 装桶人)
人们相信每个人的身上都有一个隐形的桶, 当水桶装满时我们就很开心, 当水桶没水时我们就会很伤心。 装水桶的方法是去做一些好事让别人开心, 而当他人的水桶被装进快乐时,我们自己的水桶也会被装进快乐。
对于那些水桶空空却要想通过抢夺别人水桶里的水填满自己的人, 是永远不起作用的, 因为只有装满别人的水自己的水才能满。
于是"Bucket Filler ”也成为善待别人的隐喻用法。
当我问起他做了什么好事呢?他的回答是: 我会问孤单的小朋友, do you want to play with us (你是否愿意我和一起玩)?
用老祖宗的一句话来诠释这首诗所传递到的思想一点不为过: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
(顺便介绍三本传递此类概念的绘本: 《Fill a Bucket》, 《Have You Filled a Bucket Today?》;《How Full Is Your Bucket? For Kids》, 分别适合从低幼到小学高年级的孩子。 这个系列甚至有青少年《Growing Up with a Bucket Full of Happiness》
和成人版《How Full Is Your Bucket?》)
哥哥在学校参加的音乐课是一位四十岁左右的男性家长教的。
有一天拿回一页歌谱, 上面写着一首非常短的歌
借用腾讯产品经理梁宁的一句话做结尾: "人其实只有在压力非常大的情况下,才会去扮演角色。 除非你能给他的压力非常到位, 否则就不要对他做角色化的预期。" 教育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