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出门坐公交车大都刷卡或者扫乘车码,很少有投币的了。但昨天坐公交车外出,倒遇两妇女上车,一位中年,一位年龄稍大。车费每位一元,中年妇女将两个人的钱投入投币箱。
公交车司机问:
“投了几元?”
“两元!”中年妇女答。
“我看着不像是两元。”
“我就是投了两元!”
“那为什么把钱卷起来投?”
“投币孔那么窄,不卷起来怎么投?”
“卷起来谁能看出是两元?”
“你啥意思?能坐车就能掏得起钱!”
“有人坐车就会少投或者投假钱。”
“那你也不能因有人这样做就不相信所有人。”
“正因有人这样做才不能所有人都相信。”
“你太看不起人了,谁能坐车在乎两块钱?”
“不在乎为什么不展开投?”
……
争吵的话大概就是这么些意思。然后,两人就是绕着这些意思的话,你来我往,反复争论不休。同中年女子一块上车年龄稍大点的妇女,时不时地也帮上几腔。争吵的嗓门都很大,而且随着进程的延伸,声音越越来越大。也正应了中国人吵架的习性:仿佛谁的嗓门小谁就背理,谁的嗓门大谁就占理似的。
公交车上没有空调,秋老虎的天,热得要命。或许是因为热得烦躁,才牵出这一场争吵。而一旦开吵,谁也不愿意先息声,也许是觉得先闭口息声,就意味着自己理亏。此时的吵者,为争个胜负,哪里还顾得了“心静自然凉”的道理。车体内的气温,也随着这高低起伏的吵架声,显得格外闷热起来。
就事件本身来讲,或许司机的初衷是:你应该把钱展开来投,不然看不出是多少。但说话的方式也着实让人觉得不妥。也或许乘客的怨言是:我坐车怎么会少投钱呢!你司机这样说,是对自己不信任,感到冤枉。不管何种情形,这架一旦吵起来,就没个完了。而且都觉得,理在自己一边,当然不能相让。
写到这,忽然想起余秋雨先生一篇文章中写的一件事。说一辆公交车半道熄火,司机求车上人下车推,满车的大人没一人下车。车上几个小孩下车推时,车上的大人们便占了他们的坐位。车被小孩子们推着发动后,公交司机也就没停车开走了,把几个小孩抛在了车下。
事后这件事被媒体曝光,引起讨论。当人们责怪公交车司机为什么扔下孩子们时,司机解释说:“车好不容易推着了,一停还会熄火,所以就没有停。”当质问车上的大人们,为什么不下去推车还抢孩子们的坐位时。大人们说,以前他们也推过。但要么推着上车后,坐位就被别人占了;要么也和这次一样,车推着后就跑了。所以,现在遇到这事也就不管了。
忽然一听,都有道理,而且理直气壮,毫无愧色。
但想想,这些道理,都是那么卑微,毫无羞耻。
但投币的事情与推车的事性质不同,这次是为了想通过争吵,来证明自己正确或者没错。就感觉来言,司机的话说得确有不妥,尽管或许未必有意去伤乘客的自尊心。但司机觉得他有他的道理:我只是说一下,也没有什么恶意。但就方法而言,两者却未必恰当。
反反复复吵得确实很长时间,车上的乘客就有人劝:算啦,别吵啦,大热天的,都少说一句也就拉倒了!
不劝还好。这一劝,本稍有平缓迹象的两人,却突然又提高了嗓门,吵得更来劲了。这或许是吵架所有的共性:越劝越来劲。也就像如今为讨工钱或因感情纠葛而上楼顶或其它高处威胁着要跳的人一样,倘使没有围观,也就会各自作罢。你越劝越围观,欲跳的人就会越有情绪。甚至起初不打算跳,被这么一劝,或许会真的跳下来。
到底投了多少钱,投币者自然知道,投币箱也知道,司机却怀疑。投币者说投了两元,但线币是卷着的,司机没有看清,所以司机只是猜测,他也说不清。但从旁观者的判断来讲,那种耍小聪明的人毕竟是少得又少,这位中年妇女应该是投了两元。
路上又碰到几人乞讨者。到底是真是假,确实分不清。假乞讨者太多了,所以他们也可能是假的。这与坐车投币的判断正好相反,坐车假投币和投假币的人毕竟是少而又。所以,假乞丐太多,可能会错过那些真需施救的人;而假投币或投假币的人虽少,却往往会因其而误解那些投够币或投真币者。世上的事情就是这样,真假有时确实难辩。假如真的那么容易分清真假,那又会少了多少是是非非。
投币箱有口,吞下了钱币;有眼,看到了钱数。但投币箱不会说话,不是不愿把这事说清楚,看着这场纷争。我就想,假如投币箱功能全一些,投多少报一下数额,不就省了这等事端了吗?但假如装在车上的投币箱质量有问题,把投进去的钱报错了,不也还会生出更多的是是非非吗?
那还有什么更好的解决途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