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九月星空推荐团推荐阅读,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一大早,小丽和志杰又吵了一架。
从结婚以来俩人就是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说来也奇怪,这种交流方式居然能延续到现在。其实每次吵着吵着都忘了为什么而吵,直接把吵架当情感交流了。
可这次有些不一样,俩人似乎非要分个胜负。
这次吵架的直接导火索是小丽想要提升自己,于是乎在某音某条某手刷到了一条有关提升自己的课程训练,价值不菲,小丽想要报名学习。
虽然说小丽自己有收入,不用事事看志杰的脸色。奈何两人都是普通的工薪族,有一家老小要养活。
所以面对这套价值不菲的课程,小丽怦然心动,跃跃欲试;而志杰却有些愁眉苦脸,难以承受。
只是看着小丽那踌躇满志志在必得的样子,志杰不好意思直接拒绝。毕竟小丽自身条件很不错,跟着自己总感觉有些受委屈。
可是小丽总是三分钟热度,不被泼冷水的后果往往就是“课财两空”。
不知道这次的提升课程是真正的能够“提升”小丽,还是又一波的被割韭菜。
说到这里,其实不仅小丽如此,很多女性被戳中痛点。
自古以来,中国女性总是被架到道德制高点上,一边背着回归家庭的重壳,一边拼命地争取自己的事业半边天。
女性承担着的不再是单一的角色,而是身兼数职。
如此的拼命为的就是改变自古以来被默认的现状——女性只有服从男系社会中创造的规律才能存活。
可是尽管如此努力,好像在职场、在家庭、在社会能走到尽头、走到巅峰的,仿佛永远是男性!
即使是到了人人都喊“男女平等”的时代,女性的地位仍然岌岌可危。
于是拼命付出却频频受伤的女性多出了许多莫须有的情感需求,仿佛女性先满足情感需求才可以走出下一步。
于是,在这个自媒体崛起的时代,女性的情感需求好像突然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就好像被压迫了几千年的中国女性一下子翻身做了主人。
一夜之间就被全社会重视的女性情感需求被无限放大。
在各大商家噱头满满的营销策划运营下,几乎所有适龄女性在一夜之间都有了情感需求。
有需求就会有市场,有市场就会有运作,有运作就会有人买单。
并且这些所谓的“情感需求”是有实效性的,所以一波一波的女性必须赶在时间节点之前满足,用什么满足?
不必说,掏腰包自是免不了的。
那之前没被满足的情感需求如何解决?仿佛似无底的情感黑洞。
但你不必害怕,会有人帮你解决的。
于是,层出不穷的心灵导师随之出现,教会你见招拆招,屡战屡胜。
甚至还会有更多所谓过来人用自己所谓的“经验”来试图对你指手画脚,很好笑地为你列举情感需求不被满足的滞后效应,所以你可能提前入了坑,被割了韭菜而不自知。
即使这样,女性的情感需求也无法被快速满足,于是就出现了各种焦虑。
于是各种贩卖焦虑的声音又逐一兴起,此消彼长,周而复始,恶性循环,无从逃离。
于是男人的腰包就会因为女人种种莫名的焦虑开始被掏空,贩卖焦虑的声音越高,腰包被掏空得越迅速,并且有增无减,有去无回。
所以,多少女人因为所谓的提高认知和修养而不停地被割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
遇到各种噱头满满的课程就要抱,像小丽这样,可能连最基本的独立思考的能力都已经丧失了。
你有没有觉察自己?
你到底适合干什么?
在工作、生活和社交中,你最突出的优点是什么?
……
这些你有想过吗?
这些问题想不明白,只是盲目地跟风,不停地报课。这次课程是否适合你?你和授课人的情况是否一致?你按照他人的模式是否可以有所提升?在别人擅长的领域里,你是否也能做好?
提升自己并不仅仅只靠几节课就可以,而你跟老师要学的,也并不仅仅只是一些知识和技能,你可能更需要一种新型的思维方式。
或者说连这些所谓的“老师”本身就是照本宣科,一味地模仿,压根就没有思维方式呢?
你何谈提升?
所以,请先让自己安静下来,保持最基本的思考能力。
在自己正确的角色里做自己正确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