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所有的岗位都需要执证上岗,只有一个岗位不需要的话,大家可以猜到是什么岗位吗?对,那就是家长这个岗位。
现在国内还没有设立专业机构来对家长进行培训,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成为家长,大家都对这个岗位即陌生又惊喜。
那么我们要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家长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听听齐大辉教授在清华为我们带来的精彩演讲吧。
齐大辉教授,美国玛赫西管理大学教授、中国清华大学客座教授,现任美国美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北京首都经贸大学华侨学院副院长、中关委(北京)教育科技中心执行主任、中国家长教育研究所所长。
现在所有岗位都需要经过培训才能上岗,只有家长这个岗位是不需要培训就可以上岗的。每天都有成千上万人成为父母,成为爷爷奶奶,成为外公外婆,所有人都没有经过培训就来到了现在这个岗位。
对我们家长来说,教育孩子就像摸石头过河,好不容易把河过去了,却把遗憾留在了河的对岸。高尔基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生孩子是老母鸡都会做的事情,但教育孩子却是另一回事。”那么我们要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家长呢?
首先我们必须要明确以下两个概念:
1、家长不等同于父母。
父母是唯一的,是具有排他性的。而家长却不仅仅是指我们的父母,还包括我们爷爷、奶奶、外老、外婆、保姆等等,所有与孩子最亲密接触的人,我们对可以称之为孩子的家长。家长是孩子最真实的成长环境。
2、家长教育不等同于家庭教育。
家长教育与家庭教育是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所谓的家庭教育:就是你每天在不断地对孩子进行教育。而家长教育:就是指你教育孩子的内容。
如果把孩子的成长过程比喻为一颗大树,那么家长教育就是树根,家庭教育就是树杆,而我们的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就是树枝。
其次,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我们家长一定要懂得教育的滞后原理。
那么,什么是教育滞后原理呢?怎样才能做到教育滞后呢?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下面让我们来一起分享齐大辉老师带给我们的这段真实故事吧。
齐老师有个学员,家庭条件不错,儿子从小一直是父母亲自来带。自家别墅的后面有个公园,孩子小的时候特别喜欢去公园。每次去公园都喜欢看天、看花、看草,用心来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孩子各方面表现都很优秀。
后来父母工作有些忙,就从老家请来了一个保姆。保姆人很好,把孩子照顾的无微不至,孩子也特别喜欢和保姆在一起。
夫妻由于工作的原因,出国了半年的时间,孩子全全由保姆来照顾。夫妻回国后的一天,带着孩子去自家别墅后面的公园散步。
走着走着,夫妻就发现了孩子身上的毛病了。孩子不再看天、看花、看草,而在目光总在地面扫射,好像在寻找没什么东西。
孩子的父亲就提醒孩子,你把头抬起来走路,不要总是低着头。孩子听了爸爸的话,把头抬起来一会,又不由自主的低下了头。于是孩子的父亲就不停在纠正孩子的这个毛病。这时孩子的妈妈就对她的丈夫说,你先别管他,我们看看他要干什么?
这时,孩子在草地上发现了一个易拉罐,马上兴奋的跑过去。上去“咣咣”两脚把易拉罐踹扁了,然后欢喜地放进自己的口袋里。夫妻俩同时就懵了。孩子的爸爸实在受不了,想马上去吓斥,却被孩子的妈妈阻止了。
"你答应我,无论发生什么,咱们回家去说可以吗?等晚上再说可以吗?"丈夫有些生气地说:“这孩子我不管了,你来管吧。”但是两个人有个很好习惯就是不在孩子面前争吵。
在公园散步一个小时,孩子不停在地面扫射,只要发现易拉罐就马上以同样的动作,把它装进口袋里,动作极其娴熟。装了满满了一口袋易拉罐,孩子很是心满意足,然后迫不及待地爸爸妈妈说,我们回家吧。
爸爸:“你不玩了?”
儿子:“不玩了。”
爸爸:“你不想吃肯德基了?”
儿子:“不吃了,我们快点回家吧。”
回到家中,男孩打开地下室的门,里面已经堆了很多易拉罐,男孩卸好货后,洗了下手就跑到上楼去找保姆阿姨了。孩子兴奋地对保姆说:“阿姨,我今天去公园又捡了一兜。”保姆很高兴的表扬孩子真能干,然后奖励了男孩子一块糖。孩子很有成就感地津津有味了吃起了糖果。
其实家里有大把的糖果,孩子都不喜欢吃,就是阿姨的给的糖果好吃。因为阿姨是和他朝夕相处的人,阿姨给的糖果会让孩子有一种成就感。
孩子对妈妈对齐老师说:“这个保姆是从老家请人帮忙找的,人很好,对孩子也特别好,好我们相处得也很愉快。家里旧报纸,旧书什么的都会让她买。她捡易拉罐的行为不是不好,但却忽略了给孩子带来的影响。最后我们不得不将他辞掉,自己来带孩子。就这样用了半年多的时间才把孩子的视线及身上的其他不良习惯纠正过来。”
通过上面这个实真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出:
1、家长是孩子真实的成长环境。
影响孩子思维和行为习惯的,不一定是孩子的父母,而是那个和孩子朝夕相处的人。
2、家长要学会并懂得应用教育的滞后原理。
那么,什么是教育的滞后原理呢?让我们回顾一下上面的例子。孩子的父亲做的就是当下教育,总是在孩子范错误的时候,去即时的指正孩子。
而孩子的母亲就懂得用滞后教育的方式。妈妈先用心的去观察孩子的行为,然后耐心的孩子聊天,“宝宝真能干,捡了那么易拉罐,捡那么多,是要做什么啊?”孩子:“捡易拉罐,阿姨好去换钱,换了钱,给我买糖吃。”
大家看,这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妈妈,我们要说孩子好,对他的行为做出肯定,才能顺藤摸瓜,顺水推舟,得到精准的一手情报。如果你连情报都得不到,那还找什么打仗啊。
通过仔细的观察,耐心的聆听,才会得出一个全面而客观的结论。有的放矢的教育孩子,才会启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让我们来看一下我们的钟表,钟表可以分为四个象限,十二点,三点,六点,九点。孩子就像钟表上的指针,在不停的按照他自己的规律前进。
当指针从12点走到3点的时候,很多家长就受不了啦,他认为这样做是不对的,并且希望马上把它纠正回来。于是我们的家长就扛起了指针,想让指针重新回到12点的位置。最终家长和孩子都会心力交瘁。
为什么我们不能容忍,指针按着它自己的规律慢慢地走完一圈呢?当指针重新走回到12点位置的时候,孩子和家长都会变得比之前更加成熟。这就是钟表原理,也是对教育滞后原理的一个形象的比喻。
最后,我们要知道如何才能做一个合格的家长。
知识不是力量,重复才是力量。那么我们要如何才能做一个合格的家长呢?齐大辉老师给我们总结了六个步骤:
1.改变观念。改变传统的育儿观念。
2.建立概念。建立并掌握正确育儿概念。
3.学习原理。不断的学习育儿方面的原理。
4.掌握方法。掌握正确科学的育儿方法。
5.使用工具。适当的使用育儿工具,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不断重复。育儿就是一个不断重复,不断成长的过程。
以上六个步骤虽然简单易懂,但要真正实践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这就要靠我们家长不断去重复学习,反复实践了。
孩子就相当于一部崭新的电脑,作为家长会不断地为这台电脑输入原始程序。家长的行为举止,语谈方式,为人处事的方法,都会原原本本的输入到这台电脑的原始程序中,如果在输入过程中,不小心中了木马和病毒,孩子时不时的会发作一下,那我们以后可真是要操碎了心啊。
中国有句古话:“育儿先育已。”我们自已管理成长得好了,育儿是很自然的事情。那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影响和教育。很多人选择只育儿不育已,是因为面对自己改变和成长,太难太痛苦。选择教育改变孩子更容易。但这样的育儿既辛苦又艰难,伴随过程中痛苦丝毫不会少。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吧,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家长你学会了吗?
如是喜欢的话别忘记关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