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爱情的探索和讴歌是一个永恒的命题。古往今来,横贯中西,关于爱情的诗篇或故事不胜枚举: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卓文君以诗“唤”夫君,冀芮与妻的相敬如宾,梁鸿与妻举案齐眉,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化蝶传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莺莺和张生的西厢故事,聂小倩和宁采臣的人鬼情缘,宝黛的前世今生,平如美棠的平淡相守,朱宏嘉守着“香妃”十八载,阿西莫多的不为人知的真诚守候,为追求平等爱情的简爱……当然,还有更多的平凡而不为人知的故事,毕竟从古至今有那么多男女,两性相遇,多有交集与故事。今天想谈的不是爱情故事或传说,而是以下的几点:
爱情是多情好还是专一好。诗人或作家多是多情的,像徐志摩,郁达夫等。受西方个人思想的影响,主张追求个性,尊重自我的意志,满足自我需求,这种思想,可能会被人看做是自私自利,只顾自己。在爱情中呢,在这个人身上没有得到某一方面的满足,就想去在另一个身上寻找,寄托,但其实也并不是爱情。就专一来说呢,是矢志不渝的相守,不管爱人在与否,都能陪伴其左右。国外一老在老伴离去后,种了满山的向日葵,每年都为她摘一大束花放在其墓碑旁;平如在美棠离世后以画画的方式回忆与美棠的点点滴滴……就我来说,我更多是倾向于专一的爱情观,深入了解一个人,共同经历很多事情,使两个人有很多交集,很多故事。
矛盾冲突中的“较量”。世上无完美的人,只有趋近于完美的人。但两个人毕竟有很多方面是不一样的,在两人的相处中,会有矛盾和冲突。个人觉得,满足自己的需要和两个人都能融洽是同等重要的,如果要一味的牺牲自己来迎合另一个我做不到,那岂不是太委屈自己了?若是对方对自己说重话,我还能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那这样的自己是不是太廉价了?在闹矛盾、起冲突中情绪高涨是肯定的,但是说的话语或是做的事,对另一个人造成的影响是不可忽略不计的,留下的心理创伤也会一直存在,难以修复。在受到伤害后要是不反击,隐忍,就是自己吃苦果,默默舔伤口了;在受到伤害后要是反击,给对方伤害,心里面感觉“平衡”了,却是两个人要舔舐伤口。是自己不懂爱情真谛,情商不高,还是爱的不深,当遭到伤害时必先哭一场,将心中的委屈和愤懑发泄一番,再作一番打算。
对“理解”的理解。尊重,理解,平等提倡多年,但真的做到了吗?每个人的经历,知识储备,个性,文化背景,原生家庭等,导致对事物的看法多种多样,一千个观众,一千个哈姆雷特。爱情中的两个人,要真正理解彼此是很难的吧。好的爱情,到底是什么样子呢?两个人是伴侣,也应是朋友。两个人在一起更完整,分开也能独立。我始终不赞成活成对方眼中的自己,那样便没有了自己的特色,迎合别人,委曲求全。两个人的爱情也终于不理解,在相互的谩骂和伤害中结束。每次的争吵中若是一方总认为是另一方挑起的,一方总是站在道德制高点来批判另一方,这样的话怕是离终点不远了吧。理解应建立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单单是一个人,是挑不起矛盾的。
爱情的归宿是家庭生活。当然,这应是经营,不断滋润爱情的结果。在冲突中不能予以对方致命伤,冲突中能稍稍克制自己,不说很重的话,反之冷处理,不在火灾中再倒几桶油,如此,怕是会避免很多麻烦吧。而且,也会使彼此不朝着终点方向前行,不为这份爱情画上句号。家庭是爱情的归宿,其实也是爱情生活的循环。当有了一两个爱情结晶后,会使两个人的爱情发生一点变化,但是这应是一个变式而已。
好的爱情是什么样子的呢?希望已经拥有这种爱情的人儿踊跃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