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点儿挺‘’正‘’的,社区矫正刚刚试点的时候,我赶上了。那时刚休完产假回来,哺乳期加产后抑郁,看全宇宙都不顺眼,强烈抗拒上班。老业务都还没找到感觉,突然说把隔壁公安叔叔管的缓刑假释等各种不适合在监狱服刑的罪犯接管过来的时候,奶妈我是懵圈加愤怒的。
啥叫社区矫正?我肤浅的理解就是:监管因各种原因不用在监狱服刑的罪犯。正经的理解如下图(我微信搜的)
亲领导那会儿去了北京出差,势单力薄的我鼓气勇气试着跟分管领导做了一点儿抗争:‘’能不能缓一缓,我这刚休完产假回来脑子不好使,让我先搞清楚什么是社区矫正?‘’领导面色一凛:‘‘不行!给你们一周时间!一周之内我要参加你们的宣告仪式!’’瞬间我就怂了,灰溜溜跑到隔壁派出所核名单查资料,炎热的夏天,一边涨奶一边在隔壁警察叔叔那里复印各色人等的判决书,白色的衣服浸透了奶渍,我那个尴尬至今想起来还是酸爽的,把一摞判决书抱在胸前不敢松手慌慌张张地跑回自己办公室:我就是一只被赶着上架的鸭子。
那会儿对社区矫正的印象是我没枪又没铐,拿什么监管他们啊?有个判了死缓的在新疆呆了快20年出狱后剥权的在集中宣告仪式上当着隔壁叔叔的面骂了我祖宗十八代,因为我跟他说等会儿我宣告的时候他得起立。(我一般在工作中受了委屈会跟亲领导求助,愤怒的那种,因为他老人家那会在北京没有给我挡刀,我至今耿耿于怀。)我也不能在几十号人的宣告仪式上当场跟他撕,只能在宣告的时候把嗓门扯的高高的,每说一个字都咬牙切齿的。后来,领导说:嗯,宣告就要这样搞,到底是法院过来的,有气势。
再后来,遇到一个多次获罪多次入狱身患重病保外就医的,来报到时在我办公室吊儿郎当东瞄瞄西看看,然后在我做他的报到记录的时候,把我茶叶罐打开,伸。手。抓。了。一把我的茶叶,神情挑衅。。。。。。我那个怒:给我放下!再后来,这个作货在保外就医期间拿刀捅伤了人被监狱收回去了。只要想起这个恶贯满盈不作死不罢休的货,我永远坚持要做一名强烈反对废除死刑的人民群众。
我觉得吧:想要达到矫正罪犯的行为和心理的目的,就靠几次报到几次家访,属于典型的有想法没办法。虽然那时去学心理学,我也没办法带自己走出抑郁。强烈要求换岗。亲领导随了我的心意。我以为职业生涯中再也不会碰社区矫正,听隔壁同事偶尔谈起这个只要你担责不给你手段还让你把罪犯管的服帖的高难度工种,我就绕道走。
呵一呵,社矫工作者又不是活佛转世,诵经念佛就能让恶徒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啊?
然,明天和意外,鬼知道哪个会先来呢?老天爷最喜欢干的事儿:你怕什么他来什么。(所以人们才熬出了生活吻我以火,我只报之以歌的鸡汤吧。)
展眼,7年过去了。我又绕到了社矫这块滚烫的山芋上。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一线城市,讲开拓讲创新,真是可歌可泣。如果说社矫之初,监管罪犯束手无策;如今的社矫,那手段多的让人心慌气短眼冒金星:限制出入境报备啦,电子手环定位监控啦,手机APP监控啦,人脸识别仪签到啦,周期考核啦,扣分处罚啦,警告啦,管理类别调整啦等等等等,一个罪犯身上多个系统跟踪。各个系统五花八门的工作群出现的工作状况处理完毕已是应接不暇,再来个最简易的法律咨询和最最最简易的纠纷调解啊,那个肝火基本就飙高到顶了。
罪犯服刑都有期,阿姨我觉得自己被判了无期。
有没有社矫工作的同仁?社矫的核心动作难道不是:‘’三个报告,两个八小时‘’吗?罪犯准时电话报告当面报告思想报告,按时完成教育学习八小时社区服务八小时,根据其完成上述核心动作的情况决定是否对其调整管理类别,是否给予奖惩,是否给予心理矫正,是否提请收监才是监管的重点啊!
整那么多电子监控APP是因为很时尚吗?监控行踪?防止脱管漏管?OK!理解!但是,现在不是有微信吗?可以要求罪犯随时发送实时地址啊!可以视频核实罪犯现状啊!可以视频家访啊!又简捷又方便!为什么要开发一堆有的没的用起来蒙圈听起来牛逼哄哄的系统?!隔壁公安叔叔那里都可以微信报警了。服刑人员档案原件归档保存就OK了!为什么多整出一个电子档案,重复工作做起来的意义在哪里?
再遇上一些混不宁,不服管,光捣乱的货,不得单独谈话,特别教育啊?我不得拍桌子狮子吼泄泄肝火顺带让那些特别混蛋的尽可能的顺利回归社会不再重新犯罪啊?这顺带的工作才是矫正的重点,跟谁说理去啊?
看过这篇文章的亲:我假装不是吐槽,只是想宣传一下,不要犯罪,犯罪也别矫正,矫正也别到阿姨这里来。毕竟:阿姨,肝。火。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