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了沈谷非老师的《怎样在股市获得稳健收益》一文,所得颇丰。
我是从2015年开始关注股市,总的理想是从股市中获得比银行定期和一般基本获得更高的收益。
前一年多,一直在出于关注阶段。很多朋友向我介绍关于股票以及股票型基金的推介,但一直不敢下手,抱着不甘寂寞的态度,尝试着从小做大,开始朋友们的推介,我一般也进行尝试,方法就是投个一千、二千,观观形式,看看情况。
经过一两年的熟悉,也简单积累了一些称不上知识的信息。就是认为长期涨势比较好的股票基金,我在逐渐加大投资力度。也获得了五位数以上的收益。
得益于两个点,第一,其中我的朋友推荐的一支泰康保险公司的“投连险”品种的基金型保险,一年来,收益超过了25%,第二就是通过李笑来老师推荐的GAFATA,收益在10%左右,第三,就是在得到得到的一些信息,购买力一些如”中概互联、医药ETF系列的基金型股票,收益也在10%左右,总的来看还是比银行存款,和货币型基金要好滴多。
听完沈谷非老师的课程之后,感觉自己还不完全是拿着火把通过火药厂的那种人,至少是有一点点自己的认知之后的“感情用事”。
但还是“拿着火把火把通过火药厂”的人,第一是没时间看财报,作为一个比较投入工作的体制内人士,想抽时间专门研究,可能是某些人(或许是大多数)的状态,我是做不到,所以这是第一忌。第二,接到全是二手信息,通过朋友介绍、得到的老师推荐、朋友圈观阵,虽然这些信息目前为止没有受到损失,但总得有自己的判断吧。第三,看不到风险,根本不知道什么增长率、性价比等这些概念。
通过学习,也感受到了很多更加坚信的概念。一是不搞断线投资,知道自己的主业投资于工作的人,投长线才是王道,不能求短效。前几天就犯了大忌,把自认为短时间内不会大涨的股票暂时先卖掉,等市场低下来再买,结果还是损失大半。二是不盲目听信所谓的内部信息。有几个朋友是银行的股票、基金“高手”,经常听他们的判断。发现这是要不得的,要有自己的判断;三是多看几个该看得股市信息,比如财报、成长率等信息,长期总结这些信息,不至于收益过低。
沈谷非的年化收益率在30%左右,已经很厉害了,我能保持在15%,已经感觉自己很厉害了,但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永远在学习、学习,再学习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