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职业咨询的过程中,总有些许疑惑困扰着我。面对来询者、原则上咨询师要摒弃感性、理性判断。帮咨询者分析他/她内心的兴趣、价值、能力等等,决定由咨询者自己做,倘能引导他们做出落地的第一小步动作也是最完美的。只是,内心深处,在这样的咨询过程中、理论占了绝大部分,而人之所以为人呢、总有其复杂的情感,那落地的一小步、不同的人踏出去的感觉也会因身高、腿长、脚宽而不同;即便同一人,也会因那一步迈出去时、外力或者心理不同而有差异。
在这一层面,作为咨询师也会有些许困惑和无助。如何确保理性引导的那一小步真的是对的呢?既然人各有异、理性引导出的会不会是感性结果呢?哪怕事后想通过结果、明了那一小步的对错是非;有时、也是那么不可得。
后来做的久了,慢慢的,开始尝试把自己对工作的理解和自己对职场情商的理解融会到咨询中,倒也不再拘泥于是非对错。“开悟”二字,也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展现在来询者和自己心里——化繁为简、引导来询者思维破局、情绪独立。
所谓思维破局、情绪独立,看似复杂、倒也简单——工作至简。这是我个人一直推崇和努力的方向。
什么是工作至简呢?工作,基于流程、事对事处理、人对事负责、尽量减少个人喜好和情感因素在其中起到的作用。这是一种理想化的情形,之所以美好、大约也是因为它的理想化。在实际过程中,我们知道、人都是有喜好的、也都是有情感的,同一件事情、同一个标准,不同的人解读起来可能会有不同的版本,这种差异化、倘能求同存异、那是最好不过了。如若不然,带来的就是职场不适应。传统的观念和理论认为,职场适应期大多存在于刚入职一两年内、手头缺少资源的情形,以过往的经验来看、职场适应存在于方方面面、存在于职场的每一个层面,时代在变、今天的职业生态,不同于10年前,招人、留人,成为所有公司面对的问题。60、70、80后的主管,面对新入职的95、00后,同样存在适应问题,而这并不因为职业头衔不同而不同、主管们倘适应不了个体差异、在互联经济大潮下、梯队建设谈何容易。
咨询多了,感觉下来、所有的适应问题,大多是思维或者情绪上的事情。作为咨询师,引导来询者思维破局、情绪独立就显得尤为重要。虽不至顿彻顿悟,但假使能有个亮光闪过的感觉、影响到来询者、也是颇为欣慰的。
最近的一次咨询中,来询者提到他工作当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其中一个是:周围的人太“鸡造”(还好在上海待了十几年,对这个词还有些了解)
鸡造,上海话,普通话可以说鸡爪吧、只是少了那个味道,主要形容一个人婆婆妈妈、特别事儿。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听他这么一说,脑子里瞬间出现的是泡椒凤爪、虎皮鸡爪、卤鸡爪、拆骨掌翅、盐焗鸡爪等等,想想直咽口水。事后特意查了下百度:鸡爪——食用功效:味甘、性平、无毒。营养价值:软化血管、具有美容功效。在我国南方,凤爪是一道上档次的名菜。
凤爪和鸡爪有什么不同呢?称谓不同、心境不同。
当时问这个小朋友,你知道鸡有什么特性吗?默然摇头。想想大约很多人是没有养过家禽的吧。荣幸之至,少年时、侍奉过鸡鸭鹅狗猫兔猪牛羊驴等等,大约也是有故事的人了,多少也是有些自豪的。
倘是用动物来比喻职业链中的我们,职场中这一类特性的人并不少。再看看“鸡造”的内涵,想想应该是一只家养的母鸡。(公鸡没这毛病、野鸡更没有,以后有机会结合咨询案例慢慢分享)。家养的母鸡呢,喜欢到处刨食、啄食,好好的一块地愣是被刨、啄的坑坑洼洼,偶尔趁主人不在、还喜欢飞上房顶。“鸡造”倒也不奇怪了。只是母鸡呢也是家禽中不可或缺的,除了下蛋、鸡肉连带那“鸡造”的鸡爪想来也是垂涎三尺了。
职场中总有些个体,如同来询者所言,喜欢到处八卦消息(刨食、啄食)、传播消息,主管/老板不在呢,只要鸡舍门没关严、恨不得上房揭瓦。想想也是挺讨厌的。
只是“鸡造”真的这么可恨麽?
鸡爪非但无罪、而且是美好的,只是看鸡爪黏附了什么、在哪儿留下痕迹而已。倘是一堆的鸡屎、不要说踩在主人身上、就是在庭院里留下一排鸡爪印,大约也是件很不爽的事了。但、倘是干干净净的、在皑皑白雪中留下一排通往远方的爪印、该是多美的画面(原谅我此时、古诗词文化的匮乏、脑子里出现的是一行白鹭上青天,书到用时方恨少、大家也只能脑补这么美好的画面了)。
职场中,“鸡造”的人以职业高度来讲、大约也有两种吧。
一种呢,徘徊在公司的底层、喜欢探听小道消息、喜欢到处刨啊、啄啊,脚丫子下一堆鸡屎、偏偏又喜欢走来走去,弄得庭院里到处都是合着鸡屎味的爪印,想来、每家公司都有这样一些人吧,他们的存在呢、却也总可以完成一些类似“下蛋”的“本职”工作、如若连蛋也下不来,至少也可以杀鸡儆个猴;鸡血呢、顺便还可以供几位志同道合者歃血为盟用。
另一种呢,中高层常见,这一部分人呢,大约真的是把“鸡造”(贬义褒用)发挥到了极致——特别事儿、简单说叫吹毛求疵。什么什么、都追求着自己内心的标准,任何一点点疏忽、只要不够完美、NO! 蛮横、不讲道理的事儿! 这种事儿呢、还特容易较真,较真起来、大约比驴还要倔吧。这种“鸡造”,倒是我崇拜的一种“事儿妈”,坚持着自己的标准、虽不易、但通向远方,一如那排皑皑白雪上的爪印——倘遇到了这样的领导和同事、且行且珍惜吧,待风和日丽、雪水消融、那行引导你走向远方的爪印,又去哪里寻求呢?
困扰我们的“鸡造”,绝大部分应该是第一种吧。如何面对这类呢?改变他们?——哦,不!那是上帝的事情。
改变我们——思维破局、情绪独立。
问题从不在鸡爪,而在于人让它变成了“鸡造”还是那一排爪印、抑或是凤爪(当然有很多味道,我个人喜欢泡椒和盐焗的)
提到凤爪,出于个人喜好,不得不“鸡造”一回,凤爪实在是好吃,只是连着吃、吃不了几次就会腻歪,倘是许久没吃,又想的慌。如若,把“鸡造”当做公司“内幕”“八卦”,大约就是这个感觉了。
当我们处在适应期的时候,对于那些八卦的“鸡造”的人,如能控制好跟他们接触的频率(凤爪吃多了还是会腻歪的)、“八卦”的主旨——即想聊什么、想聊多少、聊多深等(凤爪之所以有那么多口味,也是由人加工而成,我们改变不了“鸡造”这件事情本身,但是呢,可以尝试把“鸡造”的内容加上我们想要的泡椒啊、酱油啊、盐啊等调料,做成自己想吃的泡椒凤爪、酱凤爪、盐焗凤爪等),对于融入一个环境、了解企业的文化或者潜规则、抑或了解同事、主管的脾性等等也是多有益处的。而这些呢,大约通过官方渠道、总是那么不可得或者冠冕堂皇。
当我们作为主体人、跟“鸡造”属性的人接触的时候,控制鸡爪的黏附物(话题)、以及控制吃凤爪的频率,这大约还是做得到的。只是这简简单单一句话,倘能多体会练练,我们会越来越喜欢把鸡爪变凤爪,烹饪出各个味道,而这、只由我们控制。
这大约是我所提议的工作至简吧。作为主体的我们,即便在不能订立游戏规则、不能获取足够资源支配的情形下,至少,我们可以决定、如何感受周围的生态链,如何用诙谐之道让自己情绪独立、思维破局,工作至简、开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