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阅读记录:
题 目:Urbanization在中国——从都市化到新型城镇化(2019-2)
期 刊:城市规划 City Planning Review
作 者:许皓;李百浩
摘 要:中国语境下的Urbanization,因都市化、城市化、城镇化不同译名,呈现多元的表述方式。新型城镇化等衍生词,则进一步丰富其表达。本文引入概念历史的分析视角,运用文献计量法,以波动频次与文本语境分析作为切入,追溯以上概念的起源与阶段性变化,考察概念演进的动因机制,目的是"以词为镜",折射出中国城市化经验的某种独特性,理解其中历史逻辑,建立过去、现在与未来之间的联系。
关键词:城市规划史; 都市化; 城市化; 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
总 结:1、都市化—乡村城市化—城镇化。随着时间的变化,关于城市和乡村的发展也有不同的历史变化。在考虑城市发展时,除了考虑城市发展自身阶段同时,也需要考虑城市发展的区域、国家等大背景大环境。
2、文中显示自2014年来,绿色城镇化已经受到很多重视,同时也有很多具体城镇化概念,在实际工作中需要认真辨识这些概念。
题 目:空间过密化与反过密化——中国大城市空间演化的一个解释框架及初步验证(2019-2)
期 刊:城市规划 City Planning Review
作 者:郭磊贤
摘 要:基于经济社会系统演化的过密化理论,论文从城市公共性的角度出发,以公共资源物质积累——即基础设施替代原理论中的经济产出要素,提出大城市空间演化中基础设施边际供给随人口递减的"空间过密化"假设。借助上海中心城区、深圳关内地区人口与基础设施关系的演化实证,论文认为,中国大城市在边际规律作用下经历了若干轮空间过密化进程,且通过"疏解"和"就地更新"两类手段实现空间反过密化。论文为解释中国大城市空间发展的过程机理提供了理论框架与实证案例。
关键词:过密化; 空间演化; 大城市; 人口; 基础设施;
总 结:1、经典的马尔萨斯理论认为,在相对封闭的地域中,若食物生产超过人的生存所需,就将促使人口以超过食物生产的速率增长,直到人口相对过剩,引发饥荒乃至战争冲突等各类人口增长抑制机制,使其最终回归符合食物供给条件的规模或密度水平。但在战后越来越多针对发展中国家的调查研究面前,经典理论受到挑战。
2、面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历史阶段,中国大城市一方面要在宏观层面协调发挥“人口疏解”和“就地更新”两种模式的积极经验;另一方面,未来中国大城市的长效更新和质量提升,也需要在中、微观层面建立能够有效补充公共基础设施的空间再开发规则,使得城市基础设施和密度关系的调节不再受制于“面多加水、水多加面”的短期应急策略。
(可以多读几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