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小说与传统小说最大的不同之处,应该是在于网络小说的作者可以与读者进行更加方便直接的互动。事实上传统流行小说的作者与读者进行互动的案例也有过不少,比如柯南道尔顶不住读者压力让福尔摩斯死而复生,金庸最终还是不敢不让杨过小龙女团聚。但也只有到了网络时代,这种互动关系才能真正对小说作品进行真正的大范围影响。而对于通常以连载方式完成的长篇网络小说来说,这种沟通互动更加普遍和深刻。
除去可以给作者提供资料、扩展思路之外,读者最热衷的恐怕就是在自己喜爱的小说中扮演一个龙套角色。开始的时候读者们扮演的也确实都是过场龙套,但渐渐的有些作者有意无意的开始用读者扮演的人物来充当小说中相当重要的配角。比如小说《窃明》中的赵慢熊、金求德等人,《娶个姐姐当老婆》中的炎魔欧凯等。甚至还有像《大宋金手指》这种主要配角都由读者(或者作者熟人)来扮演的状况。在龙空、SC这些写手扎堆出没的论坛上,更是活跃着一批以出现在各个小说中为乐事的龙套党,他们频繁的出入于各大位面,每个人都有着似曾相识的性格。擅长制造机械但总会断鞭的萧伯朗、总是壮烈而亡的章肥猫(章渝)、喜欢开大炮的李一挝、绝对不会中枪的林深河,当然更不能忘了无处不在的王启年……通过这种ID的角色扮演,读者加深了对小说的代入感,作者则省去了塑造角色特别是取名字的麻烦,直接从求龙套者中选取合适人选填坑即可。到了后来,像王启年、林深河这种龙套大户甚至都不需要申请就被作者直接拿来使用。号称从不中枪的深河兄曾经通过百度发现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在许多部小说中赶场。
龙套党虽说能够对小说写作提出自己的意见,甚至可以成长为举足轻重的大配角。但说到底,这种小说也只是传统小说写作方式的变体而已。小说的主线仍然掌握在小说作者手中,决定剧情大方向的主角仍然是主角在现实中的投影。龙套党决定的是小说的枝干,而非根本。以《窃明》为例,SC阉党诸公为这本小说搜集资料和提出意见建议可谓多矣,然则故事的整体情节架构仍是出自灰熊猫之手,SC诸公公的贡献在于让这小说的细节更丰富,历史更经得起考验,如此而已。赵慢熊、金求德、李云睿、黑岛一夫等人的性格无论多么像它们的扮演者本人,说到底都还是明朝人,并不是论坛上那个对应ID的主人,主角只有一个,就是那个穿越者黄石,也即作者的化身。
能让龙套众意识到自己是ID主人的,只有大型团体穿越的小说才有可能。在这方面,其实《迷失在一六二九》是个新的尝试。作者大胖头鱼以SC论坛一个穿越到明末的跑团记录为蓝本来搭建故事框架,这就使得原本参与跑团的人们可以以自己的身份在小说中出现,进而产生一种穿越的就是他本人的感觉。这本小说写作的初期,曾得到过SC诸公的大力支持。但是这本书的写作模式其实还是传统小说那一套,秉承的宗旨仍然是“主角最大,配角都要围绕主角来转”。这种单线程的小说模式跟绝大多数想要握有自主权的龙套众无疑是有矛盾的。所以当出现作者与大多数龙套党观点不一致的时候,矛盾就会集中爆发。大胖头鱼本身是个性格比较偏激、自我中心的人,他没有意识到,在他让那些ID名字出现在小说中穿越的时候,这些ID就已经被绑架了。自己书中的角色已经不再是传统小说中那种纯粹的配角、自己可以任意指挥的NPC,而是ID背后一个个鲜活的人。白人公主事件引爆冲突后,龙套党纷纷跳反,原先积攒下的合理性荡然无存。姑且不论《迷失在一六二九》小说情节中的脑残之处,站在龙套党的角度上,如果你是穿越者,我是土著,我们围着你转也就忍了;现在你也是穿越者,我也是穿越者,凭什么我要听你一个脑残的指挥?离开了SC、龙空众的支持,这不过就是又一篇小白文罢了。
《临高启明》起初的目的有对《一六二九》进行拨乱反正的意思,小说的背景跟《一六二九》很相似,只不过一个是主动穿,一个是被动穿。这本小说的作者吹牛者明显吸取了大胖头鱼的教训,对SC众及其他龙套党提出的合理化建议能够虚心接受,小说也一直走合理化技术路线,让每个章节都能尽量经受住考证。
除了与读者的良性互动之外,《临高启明》最大的特点是其使用了复线程小说的写法,没有一个完全核心的主线。作者在小说中的化身萧子山除了极早期之外连串场人物都算不上,甚至出场次数也并不比其他元老更多。这本小说也没有一个传统意义上的主角,硬要说有的话,那就是整个穿越集团了。事实上,这才是大规模群穿小说应有的写法,因为穿越之后的工作千头万绪,但是一个工业体系就不是一个主线能概括的,工作一定是大家分头进行的,不可能也不必要理出一个多么明确的主线。虽然各个场景之间的转换略显生硬,但显然吹牛者是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他也确实给我们展示出了一幅明末工业化社会建设的大气磅礴的场景。我这里要说的是,其实吹牛者的文笔是很出色的,虽然不算华丽,但叙事非常清楚,有时也有悠长回味。
当然吹牛者和读者之间也不是没有过问题,何如宾土堤之战的情节就曾经被许多人所质疑过。但吹牛者在事后能够听得进反对意见,也能积极改正问题。后来赢得了“一意孤行吹牛者”的雅号。
但直到女仆革命前后的一段时间,这本小说仍然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群体创作。故事情节的走向仍然是吹牛者给定的主线。但女仆革命这样的一个精彩之极的情节立刻引发了SC众在论坛上的跟进,各种场景模拟精彩纷呈。吹牛者把论坛上的帖子略为加工之后写到书里一下子让情节变得更加生动丰满了。这样的良好效果更加深了龙套众对自己扮演角色的认同,可能就是从那时候起,龙套众以自己扮演角色为主角写作的同人小说才如同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吹牛者也开始从这些同人中选择出写得出色者化用到自己的小说中,小说的情节也开始为这些同人开出一个个小的主线剧情如新道教、宅党、兰度等情节实际上都是这种“同人转正”。
在此之后,SC众写自己扮演角色的同人就不再是一种自娱自乐了,而是变成为小说本身进行创作,事实上如童贯等人都靠自己的同人小说拿到了元老资格,也引领了小说主线向自己同人主题的转变。所以《临高启明》写到现在已经不再是纯粹吹牛者在写了,每一个写同人的只要写的好都可能被吸收到小说中去。除去同人之外,龙套众在论坛上的每一个提议,每一种思路都可能被用到小说中去,这也让《临高启明》拥有了一个极其具有开放式结局的可能
。
集体创作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但隐忧也是普遍存在的。一是怕主线混乱,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二是怕前后矛盾,互相抵触。所以作为执笔人的吹牛者一定要慎之又慎,毕竟大家已经把《临高启明》当成了自己的故事,谁也不愿意故事半途而废。
简单做一比喻吧,传统小说是观众在看电视剧,最多向电视台反馈,采纳不采纳都不知道;一般网络小说是玩单机RPC游戏,玩家虽然也有代入感,但剧情都是固定好的;《临高启明》是大家在玩网络游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