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历十五年》,脑海中便很难放下海瑞和戚继光的影子。这两个人物,自小熟知名字,对于其事迹,却只知粗略大概,无非就是海瑞是清官、戚继光是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而已,对他们的尊敬和好感也只不过来自于课本上的正面引导。在黄仁宇先生所著的《万历十五年》中,对此二人极其详细地描述了细节,而正是这些细节,让我多了一些思考。
在很多人眼中,海瑞是“奇葩”,因为他不合群、因循守旧,当时有大批官员不停地上奏批评他,甚至有“胶柱鼓瑟”之评价,万历皇帝无奈甚至作出“迂戆”的结论,也就是跟大家摇摇头耸耸肩悄声说“别理那个傻子”;这本书关于海瑞一章的标题是“古怪的模范官僚”,述说了海瑞所毕生坚持的信条是如何地不合时宜,将海瑞的一生评价为“体现了一个有教养的读书人服务于公众而牺牲自我的精神,但这种精神的实际作用却至为微薄”,所幸在书中读到了这样一句话:“批评者没有看到他们那种上下而求索的精神……”
戚继光在我所念过的教科书中的,对其丰功伟绩的着墨只有“抗倭”,但读过《万历十五年》关于戚继光的记载,始知当时骚扰东南沿海的倭寇只是小股散兵游勇式的非正式武装力量,而真正勇猛能战的是北方的蒙古骑兵;戚继光戎马生涯近三十年,大部分时光就是驻扎在保卫京城要塞的蓟州、防卫蒙古人的入侵,在他出任蓟州总兵不到三年、蒙古头领就立誓不再入犯。“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军事指挥家的威力所在。但戚继光却“在生命的最后几年坠入了寂寞和凄凉”,落得被劾革职不再起用的下场,最后在贫病交迫中死去。
海瑞和戚继光,为官都很清廉,为人都很刚强,生活都很简朴,家庭都不幸福,下场都很凄凉;戚继光的能力自然有目共睹,有人质疑海瑞的能力,其中一个理由是他不充分发挥耆老士绅的作用、事必躬亲地亲自去审理每一桩大小案件,对于这一点,我的理解恰好相反,他这么做正是他不满于当时的法律规范流于形式、为实现他尊重法律而执法不阿的具体体现,就如同戚继光在他亲自编写的训练手册《纪效新书》里甚至细致到记载制作干粮的方法。
在我看来,这二人都有强烈的理想追求,并为之不遗余力地奋斗。但是,“物无美恶,过则为灾”,他们为了追求理想的愿望之强烈,构成了其性格的刚硬。老子说“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他们的悲惨苦闷孤独可悲可叹的结局,固然是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政治制度所致,但与其本人的性格也是不无关系的。
所以,从个人来说,他们真应该柔弱一些,因为“兵强则灭,木强则折”;但如果人人都为了个人的所谓修身养性,放弃坚持,如蝇狗般逐利于眼前的苟且,那么法不为法,可能国也难再国了。近代才子徐志摩有诗句“萤火虫的光点虽然微弱,但亮着便是向黑暗挑战”,如海瑞和戚继光般追求理想主义的人的坚持,便如这萤之光,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无声的战斗。
作为个人,如果把自己的日子过得恓恓惶惶,还能算“成功”吗?作为儿子、作为丈夫、作为父亲,或许他们都是失败者;可环顾大千世界,又有几人能真的成功呢?如何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寻求到平衡一点,确实需要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