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时候上学,老师给我们批改作业,评语用的是优、良、中、差四个等次。优顾名思义就是优秀85分以上,良是70分到85分中间,中就是60~70分刚及格,差表示60分以下的。现在看到良师这个词就想起了那个时候的评语,那时,作业得优是很难的。我想,做个优秀的老师同样很难,但很多老师可以通过努力成为良师。
读了孙明霞老师的这本书《只为做一个良师》,我在不断地问自己:什么是良师?
这是个很小的问题,任何人都可以轻易的回答出来;这又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想要把它说的清楚,全面的确很难。
孙老师的书没有给良师下一个定义,而是是通过一个一个案例告诉我,良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该是怎样的老师。
我把它总结为三个方面:一是对教育要有爱心,有担当,有情怀;二是对学生要有爱心、耐心、责任心;三是对自己要自律,要成长、要提能。
做一件事情,我们要明白做它的意义,才会清楚、乐观、长久的做下去,教育同样也是这样,我们首先要扪心自问:我为什么要当一个老师?如果不是出自真心的热爱,而只是把它当做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是很难成为一名良师的。所以,良师一定是对教育深深热爱的。同时,更应该有担当,要有大格局,长眼光。做事情要有坚定的目标,不能只想着自己个人,这是什么也做好。最后对教育要有情怀,情怀是什么?就是你即使赴汤蹈火也不后悔,觉得这是特别值得做的事情,是根植在生命中的事情,是即使没有点滴收获也会去做的事情。
对学生要有爱心、耐心和责任。首先,要爱孩子们,要多俯下身子,问问他们需要什么,感同身受的去跟他们交往,时时处处关爱他们。其次要有耐心,就像孙明霞老师写的“第101种办法”。每个孩子都有是自己的学习方式,也有自己的成长方式,有的孩子很慢,所以对待孩子们,我们要多去尝试,多用正确的方式和他们交流,我想总有一样会适合他们的,对他们要有耐心,不轻言的放弃,任何一个孩子。除此之外,一个老师还要有责任心,时时刻刻记得自己的职责,尽力而为的去教好学生。对待自己要自律、成长 、提能。时时处处记得自己的身份是老师。做孩子们的榜样,做周围人的榜样,用行动和力量去引导别人,影响别人教育,本来就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敬畏的过程。
怎样成为一名良师?
我认为可以用以下几个字总结:学、写、思、研、行、提,即:学习、写作、反思、研究、行动、提能。
首先,应该要有不断学习的意识 和心态。从周围的同事身上学习,从网上学习,从资料上学习,从相关的理论书籍上学习,从孩子们身上学习。其次,要多动笔写,把有价值的东西总结出来。在写作过程中不断的去发现自己的问题,去反思修正。
有人说,一个好老师一定是善于研讨的,善于向别人请教的要的时候就是保持新奇、保持,保持着探究的兴趣,对教育对孩子始终存在着敬畏,这样的老师才不断成长。做一名,除了不断学习还要会习惯及时总结与反思,想一想哪些好的经验对学生有效,哪些无用功或起到了相反作用。一个好良师,不光是会上课,应该是会研究,在自己的学科领域处于一个研究者的状态。最后是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付诸于行动。“知行合一”去按照自己的想法做。
当然,良师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没有一个可见的衡量标准,教师同样是个良心活,所以,我们做教师的只有目标,没有止境。
2019/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