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rt answer:是的,论文在这儿:http://www.jneurosci.org/content/26/23/6314
这真的很有意思,恐怕很多人和我一样,总觉得生下来或者成年了,你是不是聪明就差不多固定了,挣扎也没有。其实这种思维也是成长过程中一点点形成的。小孩子(没有接受成人世界教育)可不会说这件事我不会做我就是笨蛋,比如走路摔倒,他只会觉得咦?怎么回事?我再试试呢?他们摔倒第一反应可不是好丢脸呀,而是下意识的想爬起来接着走。也就是说失败对那时候的我们来说并不是一件难堪事,而是我们学习的过程。
后来慢慢长大了,我们大脑开始被植入一些“奇怪”的想法:“我做的不好好丢人呀,我可不想出丑,宁愿不去尝试也不要出丑”还有类似“我要是做的不好不说明我不够聪明吗,我不要做那么难得事情,我不想表现的像个笨蛋”等等等等....
说实话,我自己就是这样一个人,我相信很多人也会有这种感受。心理学家从很多角度对这种思维习惯做了阐述,比如成长型思维VS僵固型思维,比如表现型选手VS进取型选手等等。形成的原因很多吧,以后再写。进取型的人普遍相信能力是在不断变化的,这个研究也是一个例证吧?人脑就是时时刻刻在变化的,你在学习思考,在不断挑战思维的极限,让自己感到不舒服的时候,恰恰是大脑在重组变化的时候。就好像举哑铃肌肉很痛很酸,但是也在变强一样。确实是有研究表明我们大脑皮层便厚往往需要边缘系统放电刺激,而这个系统放电的时候正是你感觉到不舒服,被挑战,恐慌的时候。下次可以告诉自己我现在很不舒服很难受想逃避,这也正说明我在成长,我在变得更加聪明哦~
可塑性与成长性思维这方面我确实看了很多很有启发的材料,希望以后能慢慢写出来,想到什么写什么,反正没人认识我,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