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参加了2019兴成长计划学习,在7月18-7月23日这几天关注了2019春晖学院,里面有很多名师课,作为语文老师听了好多节语文课,特别是王崧舟老师《爱莲说》这节课给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也让我受益匪浅!对语文教学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语文教育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育必须引进学生的生活体验,为语文的学习注入活力;语文教育必须培养学生的语感素养,语文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感性教育;语文教育必须注重学生的精神熏陶,让学生获得精神享受;语文教育必须重视民族文化的传承发扬,遵循语文的特点和规律。
王崧舟老师在执教《爱莲说》的过程中,激励和鼓舞学生自信地学、自主地学、自觉地学。莲花的品性让学生在读中感,君子美德让学生在读中悟,借物喻人的方法让学生在读中明。学生通过读书,与作者相逢于案前灯下,视通万里,思接千载,对作者的思想、情感、人格、志趣等,或发问,或认同,或共鸣,这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平等交流。
语文与生活是天然联系在一起的。教师应将文本中所记录的生活与学生的生活有机结合。学生泛舟在充满生命活力、闪耀生活光华的语文之中,才能和语文交谈相知。学生生活体验越丰富,他感悟的语文内涵就越丰富;学生生活体验越深刻,他理解的语文底蕴就越深刻;学生生活体验越独特,他建构的语文方式就越独特。
面对《爱莲说》这样一篇和学生有距离感的文言文,王崧舟老师没有机械地解释词语,这种纯理性的识记,除了应付考试,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没有作用。切实有效的办法是,引导学生用感性的方式去掌握它,让学生与作者的心灵对话。于是王老师用文本中的形象作词、感情谱曲,让学生读出了一首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歌。
“酒能去百病,菊可去颓龄”“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王老师先请学生读这三句诗,使之理解陶渊明对菊花的爱是“隐逸之爱”。这是一首洒脱之歌。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种以求利,一本有直数万者”,通过对以上句子的朗读,学生明白了牡丹是“富贵”的象征。这是一首癫狂之歌。
接下来自然引出为官清正廉洁、爱民如子的周敦颐对莲花的君子之爱,奏响一首正义之歌。学生通过这种感性的学习方式,读出了“君子”这个词的形象、情味和意蕴,将“君子”这个词融化为血肉、深入骨髓,成为学生精神世界中又一个鲜活的元素。一切都是那么顺理成章、一切都是那么行云流水。
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与君子的“洁身自好”;莲花的“濯清涟而不妖”与君子的“泰而不骄”;莲花的“中通外直”与君子的“通达正直”;莲花的“不蔓不枝”与君子的“刚正不阿”;莲花的“香远益清”与君子的“布德四方”,莲花的“亭亭净植”与君子的“高洁独立”;莲花的“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与君子的“自尊自爱”。这种形象的感悟、精神的感染,在王崧舟老师创设情境的感化下,学生已经潜移默化地自主建构了自己的精神世界。这种感染和建构,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往往是终身的。
为了让学生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更加直观地认识周敦颐的“君子美德”,王老师从《宋史·周敦颐传》《濂溪先生周元公年表》《周敦颐集》中选取了周敦颐青年、中年、老年三个时期时的“君子事迹”。周敦颐用自己的一生写就了《爱莲说》,此刻学生明白了周敦颐就是莲的化身。进而面对“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的诘问,王老师列举了周敦颐的后人,“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周树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周恩来。听到这两位十分熟悉,备受崇敬的两位伟人,学生们立刻就懂得了“君子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一个精神传承。如果说语言文字只是民族文化的地壳,那王老师就已经把积淀着民族文化精粹的地幔与地核展现在学生的眼前。
语文是民族文化的根,每一个汉字、每一个词语,无不深深地烙着民族文化的印记,无不流淌着民族精神的热血。她历经沧海桑田,却依旧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我们不应该遗忘。应用民族的文化神韵去滋润学生的心田,让他们登堂入室,体味历史的浓郁芬芳与流光溢彩;领略民族文化的美丽姿态和恢弘气势;感悟民族精神的物穆无穷与日月丽天。于己打好人生的底色,于国传承民族优秀的文化。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