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一刻之后,我做出的决定都不再是她会做的决定。它们是由一个改头换面的人,一个全新的自我做出的选择。你可以用很多说法来称呼这个自我:转变,蜕变,虚伪,背叛。而我称之为:教育。
一个女孩,九岁才有自己的出生证明,没有接受过正规学校的基础教育,有一个暴力的哥哥,迷信封建的父亲,漠不关心的母亲。
这样一个女孩,凭自己的努力考上了杨百翰大学,最终得到了剑桥大学的博士学位。
这是一个很励志的故事,但却一点也不鸡汤。
本书大部分的篇幅并不是作者塔拉如何努力考上了大学,也不是如何幸运地成为剑桥的博士,相反,整本书2/3的篇幅都在讲述作者在那座大山里成长的经历。
我认为,和现在的书名相比,《你当像鸟逃离你的山》更合适。
关于教育
塔拉的父亲认为,医院、学校这些公立机构都是政府的阴谋,去上学就会被政府洗脑,去医院治病是屈服于魔鬼的表现,所以塔拉的父亲不给孩子们办理出生证明,不让孩子上学,不交保险......甚至是母亲出车祸,哥哥出了事故重伤,父亲都坚决不许去医院。
塔拉从小是在这样的世界观中长大的。
可以说,塔拉不断接受教育的过程,就是原本的世界观被不断摧毁重建的过程。在塔拉考上杨百翰大学后,塔拉依旧深深地被父亲灌输的世界观影响着:穿露胳膊的衣服是“妓女”的表现,喝可乐是公然藐视上帝的行为,安息日不应该有任何娱乐节目。
改变认知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大多数人认同的历史不是我被教导的历史。爸爸可能是错的,伟大的历史学家卡莱尔、麦考利和特里维廉也可能是错的,但从他们争论的灰烬中,我可以构建一个世界,生活在其中。当我知道了地面根本不是地面,我希望自己能站在上面。
关于家庭
家庭,是本书的另一个主题。
当塔拉接受教育重建世界观的时候,就不得不和待在原来世界里的家人们告别,和那个养育她的大山告别。但是,塔拉却依然深爱着他们。
塔拉试图和家庭达成和解,试图说服姐姐、母亲,甚至是父亲,但是她失败了。
塔拉曾经多次遭受哥哥肖恩的暴力,在得知姐姐有过同样的遭遇后,她决定告诉母亲和父亲:哥哥肖恩有暴力倾向。结局是:父亲母亲不相信塔拉的经历,哥哥肖恩用匕首威胁塔拉,姐姐背叛了塔拉站在了父亲那一边。并且,事后母亲打电话给所有亲戚们,告诉他们,塔拉疯了,塔拉被魔鬼带走了。
塔拉成了被抛弃的那一个(但最后塔拉的哥哥泰勒没有放弃她)。
那时我才明白羞耻感的来源:不是因为我不曾在铺着大理石的音乐学院学习,也不是因为我没有当外交官的父亲;不是因为父亲是半个疯子,也不是因为母亲跟着他亦步亦趋。我的羞耻感源自我有一个将我朝吱嘎作响的大剪刀刀刃推去,而不是将我拉走远离它们的父亲;我的羞耻感源自我躺在地上的那些时刻,源自知道母亲就在隔壁房间,却闭目塞听,完全没有选择去尽一个母亲的责任的时刻。
但现实不像电视剧那般是非分明,现实往往是黑白交织,模棱两可。
哥哥肖恩曾经为了塔拉的安全和父亲争执;
母亲也曾表达过愧疚:你是我的孩子,我本该好好保护你;
父亲曾对留学的塔拉说:“如果你在美国,无论你在哪个角落,我们都可以去找你。我在地下埋了一千加仑汽油。世界末日来临时我可以去接你,带你回家,让你平平安安的。但要是你去了大洋彼岸……
这些温柔,和曾经的不堪一样,都是回忆。
塔拉曾在采访中说:I think we do love a real disservice(我们用错误的方式表达爱)。
阅读体验
刚开始阅读的时候,一度对作者的家庭关系感到困扰:塔拉的父亲究竟爱不爱她,他的哥哥肖恩是好人还是坏人等等。但正如前文描述的那样,生活本身并不是非黑即白的,明白这个道理就不难理解书中那百味杂陈的情感了。
本书以叙事为主,读起来比较容易。其中涉及一些美国文化,比如宗教信仰等内容,情景代入感会略差,但基本不会影响阅读效果。整本书主要以教育经历和家庭关系为主,另外穿插有一些作者“哲学性”的思考,非常深刻。
总之,是一本值得慢慢回味的书籍。
灵感手抄
人们共同或者独自做出的那些决定,聚合起来,制造了每一桩单独事件。沙粒不可计数,叠压成沉积物,然后成为岩石。
无论你成为谁,无论你把自己变成了什么,那就是你本来的样子。它一直在你心中。不是在剑桥,而是在于你自己。你就是黄金。回到杨百翰大学,甚至回到你家乡的那座山,都不会改变你是谁。那可能会改变别人对你的看法,甚至也会改变你对自己的看法——即便是黄金,在某些光线下也会显得晦暗——但那只是错觉。金子一直是金子。
有的人反对平等的大潮;有的人必须从某些人那里夺取自由。
几天后,当证实自己并没有怀孕,我便对“妓女”这个词有了新的理解。这个词更关乎实质,而非行为。与其说我做错了什么,不如说我以错误的方式存在。
先找出你的能力所在,然后再决定你是谁。
辩护并不能战胜负罪感。再多的针对他人的怒火也无法减轻这种负罪感,因为负罪感从来都与他们无关。负罪感源于一个人对自身不幸的恐惧,与他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