畸形的原生家庭=缺位的父亲+焦虑的母亲+问题的孩子
1 优等生 or 小太妹
原生家庭是个高频词汇。每当社会新闻中出现一些极端恶性事件,人们总是会讨论到原生家庭。孩子的成长无非是基因和环境的配合作用。原生家庭就是环境的稳定存在。父母的不作为和错误的教养方式,造成孩子一步步偏离了的轨道。
那么,《少年的你》这部以霸凌为主题的电影,主要角色背后的原生家庭,都是啥样的?我们通过一些蛛丝马迹,能看出大致轮廓。
不出所料,每个孩子背后的原生家庭,都问题重重!这令人不寒而栗,倒抽一口凉气。托尔斯泰早就说过: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今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既可恨又可怜的反派,没有未来的——魏莱。
2 不优秀,不配活?
魏莱,前期的所作所为让人恨得牙根痒痒,后期被弄死抛尸野外又让人叹息。我们不禁要问:这个霸凌者在现有的评价体系下,优秀吗?
答案是肯定的。魏莱是个复读生,目标是北大。她一直说:我今年一定要考上北大。可见,她的成绩是出类拔萃的。而复读的原因,很可能并不是她作为应届生考不上大学而被逼成了复读生,而是苛求严厉的父母!逼她一定要考上名校的父母!
这个复读,很可能不是自愿的,而是别人的要求。在这样的高压环境下,她的心理很容易异化。这是一个逻辑荒谬的复读陷阱!
备战高考的日子,周围紧张而压抑的氛围,少年们的内心非常大,而家长对于孩子过高的期待,则直接成为压在骆驼身上的最后一根稻草!
魏莱,她表面看起来有多完美,内心就有多变态!
3 焦虑的母亲
2016年3月,网上有一则新闻:一位北大毕业的母亲,为女儿安排了从早5点到晚11点的作息时间,满满当当,毫无喘息,简直是不遗余力逼迫女儿优秀。这个行为背后的逻辑是:我可以把女儿通过这种方式把女儿像提线木偶一样安排,只要符合母亲自己的完美想象!
影片中关于魏莱的母亲,有两段表现。
第一次,是魏莱罗婷小渺三人欺负同学胡小蝶,胡小蝶不堪忍受,从教学楼上一跃而起,自杀了。当警察们到魏莱家里调查取证时,她高调地宣称:我很了解我家小孩,她是不会做出这种事情的。她不过开开玩笑,是别人自尊心太脆弱了。和我们有什么关系?(记不得台词了,暂时录在这里)
这些混账话,她怎么说得出口?如果是魏莱自己在学校被霸凌自杀,她会是这样一副作壁上观的态度吗?冷漠的态度,
第二次,是魏莱死了,她看到女儿的尸首,放声大哭。这种哭,不是忏悔,不是认错,仅仅是出自生物本能的反应,对自己多年心血付之东流的沉痛哀悼。
魏莱家里豪华的装修,一定是不缺钱的。魏莱的学习成绩非常好,获奖无数,她的妈妈在一定费了很多心力。
魏莱不缺母爱,但是,这种爱,是有问题的爱,不是高质量的爱。
魏莱的家庭很可能是专制型的,妈妈在这样的家庭结构中充满无力感。爸爸让女儿复读,妈妈也不能说什么,只能寄希望女儿今年一定考上北大。魏莱复读一年的压力,她妈妈说不定压力是双倍的。这样的妈妈,是把自己的人生绑架在女儿的成就上。她放弃了自我成长,非常焦虑,价值要通过女儿魏莱实现。
魏莱,让她失望了,魏莱,没有未来。
4 缺位的父亲
每个人从出生伊始,就是善和恶的结合体。往两端发展都是可能的。为什么大部分人最后没有变成十恶不赦的恶棍,大多都能保持善良怜悯呢?
因为爱。在充满爱的家庭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他们身上的这份恶就会悄然转化,人生在世,是会遇到很多挫败的。有了包容的父母,就有表达自己不满情绪的通道。大禹治水的故事充分证明:堵不如疏。
养育同理。一味地采用高压政策,让孩子按照家长的意志行事,做什么都符合父母的期待,那么,就没有给孩子足够施展自己活力的空间,他的生命力被压制住了。而这股生命力不会凭空消失,要么,向内自我攻击;要么,向外攻击他人。
关于魏莱爸爸有两个镜头:警察进魏莱家是一次,有一张全家福,未来的爸爸是被遮住的,由此推测,魏莱爸爸是政商大佬或者黑社会的头目,还有一次,是魏莱死去,她的妈妈放声痛哭,而爸爸呢?他非常冷漠地转身走开了。
请问,女儿魏莱,对爸爸,到底意味着什么?
平时,爸爸只顾着去成就自己的社会角色,女儿的学习是不管不问的,他只需要看到的是考试成绩和比赛名次,拿回来的奖状和奖杯。有这些,他确信,他的女儿是优秀的,是可以对外夸耀的,这就够了。请问,这是爱吗?
女儿需要什么?女儿喜欢什么?他可能一个问题都回答不出来。在这个家庭中,除了赚钱机器的功能外,父母是缺位的,就和死的一样。
不,还没死,真的死了也就好了,在女儿复读的一年时间,居然都没和她说过一句话。在这样的家庭中,哪有什么幸福?魏莱的心理,怎么可能不出问题?
所以,就发生了观众看到的那一幕。
当魏莱在居民楼附近对陈念施暴时,有一个中年大叔推开窗户说:吵什么吵?再吵就去报警。然后,给了摄像头一个镜头。这时候,魏莱害怕了,她主动去和陈念求和。她怕警察吗?怕!她更害怕的,是被父亲抛弃,毕竟一次落榜经历就能让她爸爸和她一年不说话。如果有一个因为霸凌而不能参加高考的女儿,他爸爸会不会彻底消失不见?
5 有问题的孩子
魏莱,这样的孩子,称作品行障碍。为什么叫得这么轻飘飘?因为她还没有成年,成年后形成稳定的人格,那就是反社会人格。未成年只能叫“障碍”。
他们经常做坏事,也就是反社会,特别喜欢伤害别人,而且在施暴伤害的过程中,会感觉到难以名状的快乐。施暴的过程,丝毫不受内心道德观的指责,可以说,他人的痛苦就是他们快乐的来源。
品行障碍和反社会人格的关键,是缺乏共情。简单说,就是没有同情心。
焦虑的母亲,缺位的父亲,有问题的孩子自然就出现了。魏莱,在原生家庭搭建的光芒万丈的光环中,摔得粉碎。梦醒了,人死了。
6 走出阴影,拥抱阳光
神话学家约瑟夫·坎贝尔说过:一个完整的生命即是一段英雄之旅。完成了这个旅程的人,最后会发现,外部世界的善恶,和自己内心的善恶,是一回事。
在一个病态的原生家庭长大中,必须经过这段英雄之旅,才能完成救赎。否则,原生家庭就像一个黑暗幽深的陷阱,永远爬不出来。
少年的你,上篇文章,从脑科学角度,似乎还看不到希望的曙光,这令我们感到沮丧。可是,面对原生家庭,他们是少年,慢慢地有了力量。小北和陈念,患难与共,惺惺相惜,经历的种种事情,慢慢地从阴影走向阳光照射的地方。
魏莱,看不到未来;陈念,预示着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