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朋友把孩子送进了一个市级示范幼儿园,开始家访了。朋友没钱买学区房,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求爷爷告奶奶,托关系走后门,终于心想事成。在我的心里,总觉得孩子在幼儿园也学不了多少文化知识,所以对朋友的做法不是很理解。闲聊时谈到为什么这么做,朋友倒是一脸的自豪。首先,能这样做证明家长的能力不一般,不是在金钱方面,就是在人脉方面。其次,家长的素质高,对孩子的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也很重视。同学的素质高了,也不担心自家的孩子沾染社会上的坏毛病。总之,孩子上了这个幼儿园,就成了“精英”,“精英”的周围也都是“精英”。观察周围的亲朋好友,有这种想法的还不在少数。不光是幼儿园、小学,大学就更不必说了。动辄就是清北。放眼全世界,这个现象也很普遍。以美国为例,家长以孩子能上常春藤盟校为荣,都希望孩子接受“精英”教育,日后成为一名精英。
问题是,“精英教育”教育出来的真的都是“精英”吗?
前几天还有个新闻,一个男孩在母亲的悉心教育下,两岁就认识1000个字,13岁考入大学,17岁考入中科院硕博连读。但是男孩在脱离了母亲的陪伴,远上北京中科院学习时,由于生活不能自理,被学校劝退。而母亲听闻消息,来到北京,让儿子去死。很多人扼腕而叹“伤仲永”,对男孩母亲的教育方式进行批判,但是当年又有多少人羡慕“仲永”作为神童的辉煌。这让人不禁要问:这是我们需要的教育方式吗?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威廉·德雷谢维奇的“优秀的绵羊”就是这样一部反思学历教育、精英教育的书。他把出身于“哈耶普”(哈佛、耶鲁、普林斯顿)这些精英名校的大学生比喻成“优秀的绵羊”——聪明、富有天分、斗志昂扬,但同时又充满焦虑、胆小怕事、对未来一片茫然、极度缺乏好奇心和目标感。他们只是用自己的努力和聪明才智追随着看上去光鲜亮丽的目标——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却并没有停下来想一想自己需要的到底是什么?接受大学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找到好工作对自己有什么帮助?而当一个人不清楚自己到底为什么而奋斗时,他是茫然的,也得不到满足感。
该怎么做呢?书中在第六章“创建自己的生活”中提到了两个基本方法。
1、找准自己的方向。如何寻找呢?可以选择做一些自发纯粹的事情,选择做一些即使没有外在奖励你也会选择做的事情,选择做一些你可以废寝忘食的专注去做的事情。听从内心的声音,做你最喜欢做的事,不是你认为自己喜欢或者应该喜欢的,而是你的真爱。当你所从事的工作直接对接你最强大的能力时,你的幸福感就自然而然从心升起,转化成快乐和自主。前几天知乎上有一个问题,最勤奋的时候到过什么程度?很多回答都是最勤奋的时候都在中考前、高考前、某一门重要考试前。都是在很有目标性的时候才能爆发出自己的热情。
当然,有了方向也不一定就是一帆风顺,还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
2、承担风险。精英教育模式潜移默化的在我们心中播下了恐惧失败的种子。精英们的职业发展道路具有高度的预见性,总是在求稳,保持冷静和秩序,害怕变化,害怕由此带来的失败。但是过一种一眼看得到终点的生活又有什么意义呢?人们推崇乔布斯,并不完全在于他创造了苹果公司,还在于他在创业失败,被自己创立的公司开除后又重新崛起。只要方向正确,路上处处都有风景。高山有高山的秀丽,湖泊有湖泊的旖旎。
总之,创建自己的生活,追随自己的内心,不论它最终以什么样的方式存在,它不一定是光辉灿烂的、时尚潮流的或者反思潮的,它存在的唯一的目的就是为你自己。你就是你自己的“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