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没有技能,可以拜师学艺;没有知识,可以求学问道;没有金钱,可以筹借贷款……但一个人如果不善于思考,一切都无从谈起。
1995年的中国还带着一层厚厚的计划经济的时代色彩,“想要富先修路”成为那一年的主题,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的家乡杭州也不例外,现在的沪杭高速公路就动工于那一年。
美国商人与杭州政府合作修建杭州到阜阳的高速公路,谈判僵持了一年,因美方资金迟迟不能到位,最后确认是沟通有问题,缺个好翻译,当时就聘请了马云。海博翻译社是杭州最早的专业翻译机构,马云当时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任英语老师,利用"业余时间”创办的,当时小有名气。
马云到达美国后,因种种原因,高速公路之事搁浅。回国前做了一个改变一生的决定,他买了一张去美国港口城市西雅图的机票。抵达西雅图后,马云找到同事、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外教比尔·阿霍。
1994年年底比尔回国过圣诞节,返回杭州后,他开始跟马云滔滔不绝讲在美国看到的时新玩意——互联网。“其实他对网络也是一窍不通的。”马云说,尽管如此,比尔还是讲得很激动,马云听得也很激动。
在西雅图,让朋友把他的海博翻译社做成简单网页,写明报价、电话和信箱。海博翻译社的网页早上挂上网,马云中午出门去逛西雅图。当天马云接到电话,被告知已经收到五封电子邮件,其中一封邮件说海博翻译社是互联网上第一家中国公司,希望和马云合作。
马云立刻嗅出商机,马云坚信互联网在中国将是大有可为。正是这一次的美国西雅图之行改变了马云的人生轨迹,也改变了中国经济,从此1995年开始,马云坚定不移走互联网创业之路。
1995年开始马云创办了中国黄页,创办初期,资金是最大的问题。由于开支大,业务又少,最凄惨的时候,公司银行帐户上只有200元现金。但是马云以他不屈不挠的精神,克服了种种困难,把营业额从零做到了几百万,中国黄页在马云手里,最后是成功的。后来中国黄页被杭州电信收购了。
1999年开始,马云和其他17个合伙中创办了阿里巴巴。阿里巴巴创业开始,开办资金也只有50万,是18个创办人东拼西凑凑起来的。50万,是他们全部的家底。然而,就是这50万,马云却喊出了这样的宣言:我们要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要进入全球网站排名前十位!
经过近阿里人近20年的努力拼博,2018年7月,全球《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发布,阿里巴巴集团排名300位,围2018世界品牌500强。2018财年,阿里巴巴集团收入2502.66亿元,净利润614.12亿元。成为目前全世界资金状况最好的公司之一。
通过马云的创业故事,总结值得沉思的几点
1、 不甘落后、永不放弃
三次高考,二次失败,更加激励马云坚持不懈,必须成功的信念。
2、 反应敏锐、思路清晰
善于发现和把握网络发展规律。从海博翻译社、中国黄页、再到阿里巴巴到淘宝到支付宝到阿里妈妈等,每个个领域都无处不充满困难和挑战,而最终都取得了成功,都验证了这一点。
3、 胆大心细、一往无前
先是作为杭州十佳教师辞职下海,然后和杭州电信合作的中国黄页、之后又与外经贸部合作的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一是大胆,一往无前、不留退路;二是心细,虽然每次的离开,其实心中已经酝酿了一盘更大的棋局。
4、 激情四射、魅力服人
马云先后离开与杭州电信和外经贸部合作的公司,手下员工都愿意放弃更好条件甘愿吃苦受累追随马云重新创业,当年创业的18个人至今仍然追随马云发展。更能通过个人魅力和激情吸引蔡崇信放弃手头工作而追随阿里,六分钟搞定软银孙正义投入2000千万美元的风投。
5、 相信自己,理智分析
马云对自己有超级的自信,在阿里巴巴创业的第一次会议上马云就预告了未来,要求全程摄影,以此作为历史见证。很多人说马云狂妄,但马云说过自己创立海博网络的时候靠的是勇气而眼光。阿里巴巴创业初期马云要求合作伙伴“用闲钱投资,不允许借钱,因为失败的可能性极大”。马云很狂很自信,但相信这是他基于理智分析的结果。一个人成功一次是偶然,但马云1999年自阿里巴巴创业成功至今的不断发展,我们不能说马云只有大胆和自信,这里面肯定还包含了智慧和理智。
要改变世界,先改变自己,改变自己比改变世界更重要,也更简单。
如果一个人失败后老是抱怨别人,那么这个人永远不会成功;如果他一直能反省自己,不断地从不同视角看待问题、不断的拓深思考问题的广度深度,敢于打破常规,不被外界所限去创新,思路决定出路,那么他成功就充满着无限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