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中》这个故事是围绕一起竹林里发生的命案展开的,它最有特点的地方是它竟然没有详细的情节描述,作者只用了几段众口不一的口供就串联成了一个剧情,而且还没有结局。而它最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这个没有结局的构思上,它会让你陷入一种莫名的遐想和无端的揣测之中,难以自拔。
现在我需要做的就是把这些口供作下简化处理,这里我只简述几个关键人物的,其余的就一笔带过了。
首先是樵夫的口供。他说在竹林里发现了一具男尸,身穿淡蓝色的高官丝绸便服,头戴京式乌纱帽,仰躺在地上,他看到尸体的时候伤口上的血已经凝固了。在尸体旁边有一条绳子,还有一把梳子,再没有其他的东西,也不见佩刀之类。旁边的草地和落叶上有明显被践踏的痕迹,似乎有过一番抵抗。
脚行僧的口供。他说他见过那个死去的男人。那男人和一个骑马的女人正向关山方向来,因为那女人脸上垂着苎麻面纱所以没看清长相。而那男人不但带着佩刀,还携着弓箭。
捕役的口供。他说被他逮捕的人名叫多襄丸,是个有名的盗贼。 逮捕他时,他好像从马上跌落受了伤,正在石桥上痛得哼哼呻吟。他也是穿着这种高官蓝色便服,佩有刀柄的长剑和弓箭。他还说多襄丸是个好色之徒,去年秋天在后面的山里,有两个来参拜的妇人和女童,双双被杀,他已招认那案件就是他干的。
老媪的口供。她说那死尸正是她女婿,名字叫金泽武弘,年龄二十六岁,性情温和,绝对不会和任何人发生嫌细。女儿名叫真砂,今年十九岁,性情刚硬,事事不输男人。
下面是关键人物的供述:
多襄丸的招供 。他承认自己杀了武弘,但没有杀真砂,真砂究竟去了哪儿他也不知道。他是昨天晌午稍过遇见了武弘夫妇,刚好一阵歪风吹过竟把真砂的面纱吹起,他看到了真砂的面容于是见色起意。 他说其实他并不是很想杀害武弘,只是想得到真砂,又碍于在大路上不好下手,于是就编造了谎话说竹林中有个古墓,里面有宝藏可以贱卖给他们,武弘起了贪念就乖乖跟随他进了竹林,而真砂却留在竹林外等他们。一进竹林深处他就把武弘摁倒在地然后捆绑在了树上,并用竹叶塞住了武弘的嘴不让他出声,随即他原路返回去找真砂。他告诉真砂,她的丈夫突发疾病让她赶快过去看,真砂进了竹林,看到了被绑在树上的丈夫,突然,她从衣中掏出一把小刀转身刺向了自己,但最后还是被自己制服了。终于,他在不伤害武弘性命之下成功占有了真砂。就在自己正想抽身离去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真砂居然抱住了他的腿,她哭喊着竟对自己说:不是你死,就是让我丈夫死,你们两人之中必须要死一个,不然叫我在两个男人面前出丑,这真是比叫我去死还痛苦! 她还说,不管谁死谁活,她要当活着之一的妻子。真砂的话竟莫名让他兴奋起来,最后他决定要将武弘杀死再带着真砂离开。但是,他又不想用这么卑鄙的手段杀害武弘,于是他解开了捆绑在武弘身上的绳子,决定要来一场光明正大的比拼。几十个回合下来还是自己赢了,武弘被杀,而他回过神来再找真砂的时候她已经不知了去向。
真砂在清水寺的忏悔 。她说她被凌辱之后就被那个男人踢晕然后昏厥了过去,等她清醒过来,那个穿著蓝色便服的男人早已不在了,身边只有被绑在树下的丈夫。丈夫用那种冷冽、蔑视又流露着憎恨的眼神凝望的着自己,羞耻、悲哀、 愤恨……她对丈夫有了以下的对话:我既然落得这种下场,以后不能再跟您做夫妻了。我决定以死表达我的心意。可是……可是请您也跟我一同寻死吧!您已经亲眼目睹我被凌辱的场面,我不能留您一个人活在这世上了。她寻找着丈夫的大刀,可是就连弓箭也不见了踪影,只有一把小刀正在她脚旁。她再度对丈夫说:请将您的性命给我吧,我也会马上跟随而去的。丈夫虽然没有吭声,但她却看懂了丈夫一心赴死的态度,于是就用小刀戳穿了丈夫的胸膛。在那一瞬间,可能因为惊吓她又失去了知觉,等她再度清醒的时候丈夫已经死了,可她却再没勇气杀了自己。
武弘亡灵借巫女之口的供词。 盗贼凌辱了妻子之后,坐在原地口沫横飞地安慰起妻子来,他没法开口说话,身子也被绑在树下,但他一直对妻子使眼色,不管盗贼说什么都不要相信他的话,这是他想传达的意思。可是妻子却悄然地坐在竹子落叶上,一直盯着自己的膝盖,就像在倾听盗贼的话。盗贼依然得寸进尺地巧妙进行着说服说:反正你已经失贞一次了,回到丈夫身边恐怕也无法破镜重圆,与其跟随那种丈夫,不如做我的妻子,我就是对你一见钟情,才会做出这种无法无天的事。听到盗贼如此说,妻子竟然陶醉地抬起脸,至今为止,他说他从未看过比那时更美丽的妻子。沉默良久以后,妻子说:那么,你带我到天涯海角去吧。就在妻子如痴如幻地被盗贼牵着手,正要走出竹林时,妻子突然沉下脸来,指着树下的我,说:请杀掉那个人,只要那个人还活着,我就不能和你在一起。……妻子像发狂似的,再三这样叫喊着。突然,只见盗贼一脚把妻子踢倒在竹叶上,静静地抱着胳膊,望向我说:“这女人要怎样发落?杀掉她?或是留她一命?你只要点头回答,杀或不杀?”……就在他踌躇着回不出话时,妻子叫喊了一声,匆匆跑向竹林深处,盗贼虽然在瞬间就扑了上去,但连袖子都没抓到。在妻子逃走后,盗贼拿走了他的大刀和弓箭,并将他身上的绳子割断了。然后,他看见地上闪着一把妻子遗落的小刀,于是便用刀刺进了自己的胸膛。
口供叙述完了,你有什么感觉,是不是既觉得新颖又有点蒙圈。让我们简单回顾一下,盗贼说自己被女人唆摆利用杀了人,但毫无悔意。妻子说自己因为贞洁不保所以杀夫求死但最终却贪生怕死悔之晚矣。丈夫说自己被妻子背叛羞愤难当,虽是自杀但却满腔怨愤亦难平。我还真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开放式结局,无论是电视剧还是书,它的构思简直独道的出奇。这个故事我反复读了很多遍,的确,不仅仅只因为它有趣,其实真正的原因是,我居然找不到它的那个……点,就是它究竟要表达什么,我真的困惑了很久。你想想看,正常一起杀人案的嫌疑人都应该回避自己杀人的事实,甚至应该相互推诿才对。可这倒好,每个人都供认不讳自己杀了人,而且杀人的理由都让你深信不疑,就连杀自己的那个理由都特别充分,这使我每每读到他们的口供时都会坚信这就是凶手,一遍又一遍。后来我才发现,其实自己已经走进了一个逻辑怪圈,一桩杀人案你势必会想知道真凶是谁对吧,一般都是情节扑朔迷离最后拨开云雾见青天,别管案件有多离奇但起码都是会有真凶的吧。对于这个故事,开始我也是用的这个逻辑,我以为它和其他的侦探类故事一样,只是别人的都是不承认自己是凶手然后去找真凶,而这个故事的区别只在于都说自己是凶手然后要你去找真凶,分析到底谁说的是真的。
直到有一天,在我读了很多很多遍以后,我突然停止了这种抽丝剥茧的死循环,因为我忽然意识到了一个问题。你说,不承认自己是真凶是为了逃避法律制裁,说白了就是他们怕死,可这故事里的嫌疑人都说自己杀了人,就是说他们都不怕死,如果他们连死都不怕,那找到真凶又有什么意义呢。于是我不再强迫自己找凶手了,而是开始琢磨作者的用意,他究竟想要表达什么,这才是文章的灵魂。脱离了逻辑怪圈以后,我很快就找到了方向,虽然我并不确定这个方向的正确性,但我至少可以说服自己了,也算是给了自己一个交代。
多襄丸,也就是盗贼,他的供词重点在于他其实开始并不想杀害武弘,只是被真砂迷惑,为抱得美人归所以迫不得已杀人,而且就算是杀人他也是安排了一场尽量公平的对决。他没有将武弘绑在树上卑劣的杀害,而是放开他正面较量。他也没有因为被真砂利用而气急败坏,没有因为真砂逃走患得患失,更没有因为杀了人悔不当初。你看看,他那个大义凛然一心求死的样子,哪里像个奸淫妇女滥杀无辜的人渣,简直还有点高尚的色彩在里面是吧,反正听完他的供词,我是一点恨的意思都没有。
再看看真砂的供词,她也承认自己杀害了丈夫,但是她的理由是为保住名节,不忍丈夫独活在世间遭人非议,想要一同赴死。只是因为在杀害丈夫后,自己又怯懦了,不敢自尽所以才去清水寺忏悔。你看,上面在多襄丸的口供里她还是个为保名节不惜委身盗贼,利用盗贼杀害丈夫的毒妇,而在她的供词里竟变成了贞洁烈女,只不过有些胆小而已。
最后是武弘灵魂的供述,在他的供述里真砂简直是个人神共愤恬不知耻的下作妇人,她不仅被盗贼强暴后还听信花言巧语心生爱慕,最可恶是还让盗贼将自己杀害,已保清白。但是盗贼却临阵倒戈,觉得真砂实在可恶,竟要替他出头报复真砂。真是反转又反转,最后,真砂逃跑,盗贼也将他放了,但是他为什么会自杀呢。其实他真正想表达的是自己的妻子不仅当着自己面被玷污让他颜面无存,而且还要跟盗贼海角天涯让他羞愤难当,最后还要让盗贼杀害自己,让自己心如死灰,这才是最终导致自己自杀的原因。他把真砂的丑恶描绘的淋漓尽致,但是对多襄丸却没有一丝怨恨甚至还有一些感激,而自己更是死的让人同情和怜悯。你无法责怪他懦弱,只有替他惋惜的份儿。
看明白了吗,这才是作者的真实用意。每个人都有可能是谎言,每个人都有可能是真相,你要是总纠结在这里面那就完了,可能永远也找不到答案。作者真正想表达的是,死算的了什么,比死更重要的是利己,就算死也要利己。当我恍然大悟以后,我就特别佩服作者的脑子,这得是多邪门的灵魂才能有这么奇特的构思啊,他也不怕别人看不明白,不过当我明白以后还是由衷的佩服他。
利己这个话题又是个人性问题,最近好像看这类的比较多,写的我也有点乏了。不过既然又说到这儿还是要简单的聊聊……利己是个人性的灰色地带,称不得黑也说不上白,我觉得这和人的求生本性是共存的,但是作者为了突显利己的人性,居然让它超越了生死,这实在是厉害。我想起了我小时候,可能是小学,考试没考好回家被妈妈问,第一句话就是说班里还有谁谁谁比我考的低,也不管人家是生病没上课还是压根不学习的,反正就是不提比自己考的好的。像这种避重就轻,只捡着对自己有利说的,小孩子都会,只是他们不知道利己是什么,但他们会做也会说,这就是本能的求生欲,有什么错呢。如果非要给利己做个评判,那我觉得……利人损己,高尚是真高尚但是图何许。利人利己,最优方案也是共赢。损人利己,有待商榷,不怕江湖因果报也可以试试。损人不利己,大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