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学生都问我:“老师,我知识点都知道为什么一到做题就不会呢?”
看着学生疑惑不解的眼睛,他们仿佛中了什么魔法似的。
听课时很嗨,复习起来也是手掐把拿,可是一到自己做题时就手脚捆住,大脑也停止转动,有时甚至是连最简单的运算都用不出来。
作为一个老师,我看着他们,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我当年不也是这样的情况嘛。
那么,我后来是怎么样过来的呢?我是怎么样开始才真正会应用知识点了呢?
我总结出一套基本的程序:
一、确保对知识点真的懂。
懂,不是知道,更不是仅仅记住。
是对知识点来龙去脉都熟知。
一个“熟”字包含了多少苦功夫啊。
又有多少人肯下这份努力呢?
有很多时候,成不成,更多的不是取决于事情的难易,而是看人有没有去耐心的做。
多好人是不是都记得那句名言“天下事有难易乎,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为之,也难者亦易矣。”
可是轮到自己做的时候,却从不去执行这句话,只是当成一句诗词来背,老师考过以后就还给老师了,却从不想应用到自己身上。
这种情况的出现,一是老师可能没有引导,二是学生没有意识到践行。
很多事都在乎一个“熟”字。
卖油翁说过:“吾亦无他,唯手熟尔。”
庖丁解不也是说的这个事?
回到学习上,知识点怎么做到懂?做到“熟”,做到“了然于胸”?
多琢磨嘛!
(拜托,还有更牛叉的方法吗?别幼稚了)
具体怎么琢磨?
有四个步骤供你参考:
1、某某知识点到底说的是什么意识?
课本上的概念说了半天,绕来绕去的,用大白话翻译过来到底说的啥?
要是给别人用一句话解释怎么说才能一针见血地扎进骨子里?
如果做到了,可谓真的“懂”了。
这是就已经解决了“是什么”的问题,就好比说一个物体是人,还是物的本质问题。(其实人还可以更确切说是男人还是女人,物还可以说是有生命和没生命的物体)
2、某某知识点都有那些性质?
即是书上常见的定律、法则、特点等等词汇所说的内容。
这部分,就像是我们平时描述一个人时,说他是高矮胖瘦,眼睛大小,单双眼皮,鼻梁高低等等具体的细节。
3、某某知识点与其他某某知识点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如果还是把一个知识点比作一个人的话,到这里就要看看一个人的朋友圈都是怎么样的了。
这个人与其他人关系好不好啊?
和谁最铁呢?(就是有因果递推的关系。)
和谁闹翻了脸?(知识点结论互相矛盾。)
和谁一般般呢?(知识点之间有交叉的关系。)
这个要明白,在知识的世界里,“人缘”最好的都是那些最基本的定义、定律。
因为,他们是知识大厦的根基。
4、把以上三步的内容形成一张网,方便更形象的去记忆。
并且找到这里面关键的知识点和节点。
这句话什么意思?
就好比说记住一个人,直接去记他不同的地方就好了,比如说一个人“高如旗杆,脸有雀斑,双眼一单一双,他的名字却叫矮冬瓜”。
这样一来你肯定就能记住这个人了,对吧?
把这句话用到本步的知识网络里面就好了。
以上四步,可以应用于按照课本上一章一章的使用。等整本书讲完后,在总体上应用一次步骤4,组建一个大的网络。
像一个外挂一样挂在自己的脑袋外面。
随用随取,好不惬意。
达到了上面四部,可谓是掌握住了“万变不离其宗”的“宗”了。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一个“用”字。
讲真,谁能一下就把知识点用出来,谁上来就能把题做的很好呢?恐怕极少吧。
做题的过程,就好比是一段时间后,让你回忆你见过的某个人一样,你是不是动用下你的想象力(可能是你不自觉的一个过程)。
有可能在哪个地方见过这个人的呢?
有可能是什么时间段见过这个人呢?
当时是什么事由见的他呢?
后来又有可能发生了什么事呢?
……
如此一来,突然有一瞬间,你一拍大腿,是他啊。记起来了,然后就是一顿细节的描述,滔滔不绝。
其实,做题的过程就是这个过程。
拿来一道题,先读明白题到底说个啥吧,有什么特定条件,已知的有哪些,未知的有哪些,这这题干的条件和那部分知识最接近呢?
再往下一步,未知的条件能不能间接求出来再去用某某知识点呢?
尝试去做一下嘛,在做的过程中要应用自己已经掌握的真的“懂”的知识点,知道他的长处和短板(使用范围和条件)
这无疑是最有用的参考了。
也许你会问,那有的题,我看一眼就知道答案了,还需要有这些过程吗?
很简单,即使在你无意识情况下,很短暂的时间就把上午四个步骤走过了,只不过你没察觉到罢了。
以上的步骤都走完后,重复起来,多做点题,又不会累死人,就像一辆车突然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道路都不熟悉怎么办?
多走几圈呗,哪里有岔口,哪里有抓拍,哪里路况不好……不就都知道了嘛。
你说是不?
笔胜于剑
生活中的点滴都是教育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