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日子总是过得特别快,因为我一般都会睡过半日,中午十二点醒来,吃饭,晒太阳。听说泉州今天的天气有25度,怪不得我都晒出汗了,这真的是冬天么?
从小就喜欢看天气预报,虽然大人都说不准,可是我看的不仅是天气,而是城市的名称,小学的时候就想着,这的预报的城市我都要去一遍。
我喜欢各种电视台的天气预报,还有单独的旅游天气预报,专门报旅游城市天气,还带图的。我其实想问,播天气预报的人每天只上班这十分钟么?
说到天气预报,小时候我们知道的就是蜻蜓低飞啊,蚂蚁搬家啊,古代还有用蟾蜍来预报的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看见青蛙,就是黄梅时节处处水满,青蛙伏在草中,通报雨情。另有”鼓吹不须过野坞,青蛙雨后自能鸣。“也是如此,青蛙出现了,代表着雨过天晴。
古代的政府也提供气象服务哦~
自从北宋都城开封废除街鼓制度以后,开封城逐渐出现一批“报晓人”,也就是我们闽南人说的打更。他们负责每天天明的报晓工作。报晓人在每天报晓的同时,还报告天气情况。
根据南宋人吴自牧在《梦梁录》中的记载,每天清晨四更前后,当杭州城周边的寺观开始鸣钟之时,寺观中的行者头陀就会沿街报晓兼报告天气。
若晴则说“天色晴明”,阴则说“天色阴晦”,雨则说“雨”。其报告的方式主要是寺观庵舍的行者头陀在划定好的区域内,沿街敲打铁板或木鱼,口头报告天气,为上朝的官员、宿卫的士兵以及市民服务。
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十一月的一天,宋真宗与大臣王旦有一段对话:皇帝说昨天傍晚的降雪突然停了,到了夜里让人在宫廷中看视,看视的人汇报说雪还会继续下,而且不小。到了次日积雪果然超过了一尺。在夜晚预测次日雪情,而且结果很准确,如果不是碰运气,那么当时24小时内的预测水平还是相当高的。
根据《宋史》记载,太史局负责测验天文,考定历法,观测日月、星辰、风云、气候等事宜。南宋初年的诏令明确规定,太史局必须将每个月的天文、风云、气候等观测事实上报秘书省。
南宋宁宗时期,太史局包括气象观测与预测在内的技术官员一度达到125名。太史局的技术官员“保章正”负责占候风气云雨,并随时将天气情况和占验结果向皇帝汇报。
想起了以前学英语,老师说,英国人见面不是像中国人寒暄你吃了么,而是会聊聊今天天气怎么样,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