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世间父母对待子女从来就无私,但子女如何待父母,确实值得考虑和不少反思。
昨天有位朋友和我说了一件事。
他有两个孩子,大的小孩已经大学毕业,待业在家备考,而小的孩子还在幼儿园。对于很多大多父母而言,大的已经成人,就不会过分的去宠着,更多的就会把心放在小的身上。小的经常会当着大的面在父母身边撒娇,还经常无礼的要求父母买这买那。父母一般情况下都很高兴的满足小的要求,还经常带着小的出去玩。时间久了,大的觉得父母忽视了自己,是不是不爱自己了。
有好几次,大的要买点自己喜欢的衣服,还要和同学、朋友出去吃饭,甚至有些好同学过生日买礼物,因为没有正式工作,只能经常性的找父母要钱。有时要的数额大,要的频率高,父母不免会顺便说上几句,也该自己去赚钱了,努力考份正式工作,要不赶紧去找点事,要自己养活自己,不能老从我们这拿钱。
大孩子觉得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几乎不理父母。想在家吃饭就吃,不想吃转身就走人。去哪,干什么,从来就不告诉任何人。
终于有一天,大孩子需要钱,又向父母要。钱虽然是给了,而父母依然还是重复着的说了那些话。大孩子拿了钱,生气的抛出一句话来,你们拿出一点点疼弟弟的心来疼我就好,等我赚到钱,我也不会给你们花。
朋友说当时就有些蒙,差点没被大孩子这句话气晕过去。每次告诉他努力找工作,其实都是做父母的心愿。做父母的任何时候都不会企图能给予孩子,即便老了,不到特别难时,恐怕也不会轻易打扰孩子,只要孩子们过得好比什么都强,宁可自己扛着千万般的难。
其实,这是所有父母的共同心愿,也是每个父母遵循的一种潜在规则。很多时候,没苦孩子,真苦了父母。
2
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都不太一样,但在一些特殊的年龄和特殊的阶段,孩子都会有一个自我接受和难以认可的心理。
当我们都还是孩子的时候,父母视如掌上宝,心头肉。抱着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记得小时候,父亲虽然长期在外工作,但只要回到家,手中的东西还没来得及放下,便抱起我们抛向空中,接着又是亲来又是叫。生活困难,但无论如何都会想尽办法给我们买糖吃。
母亲每次把弟弟抱起时,总会说,儿像娘,千担米来万担粮。那个时候根本听不懂这些话,但总觉得母亲视我们如自己的生命。
日子过得特别的紧张,有时候连饭也吃不饱,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吃得很少,还是尽全力让每个孩子不饿着。虽说吃的东西不是很好,但一定会想办法把孩子们的肚子填饱。而很多时候,父母吃不饱,还得强撑着死命的干活,实在饿得不行就不停的喝水来充饥,确实常看到父母饿得直不起腰来的时候。那时候小,以为父母真的不饿,直到看见他们饿成了那样,心里很是难过,也开始有些懂事。
无论何时何地,父母就希望自己的孩子平安、幸福,能够成才有建树的,当然更是父母所期所盼。
父母总是给了我们最好的那部分,把最差的留给自己。很多时候就如一首歌唱的,我们总是把最好的脾气给了朋友,把最坏的心情给了父母,父母却从不计较,依然那么坚决的爱着我们。
3
说到回报父母,其实父母并不需要子女要如何回报。反过来说,作为子女,父母的恩情永远也回报不了。
很多时候,当我们并不完全了解父母的辛苦,并不完全明白父母的爱,并不完全知道这个世上谁最在意自己的时候,很容易任性和枉为。
当自己年轻还有些
时尚的时候,自认为自己还了不起。父母此时或许已经老了,不会说哪些所谓的流行语,更不懂得一些人说的所谓的检点,走路快不起来,吃饭要软点,看东西老是戴上眼镜,说话常会重复,不是叹息这个,就是心疼那个,总怕孩子们过得不好,除了担心便是担心。可有些孩子开始埋怨起父母来,怎么这么多事呀,怎么老是喜欢管这管那呀,怎么你不觉得烦我还烦呢,怎么就老是这么慢呢。
明明知道儿女们都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家庭和生活,从来就放不下。每逢过节,总是准备了儿女们最爱吃的饭菜,站在路口等。每逢季节变化,生怕冻到儿女们,左一个电话,右一个电话。这就是父母,普通、简单而一辈子牵挂儿女的父母。
儿女纵有千万好,父母也不会成天想着打儿女的主意。儿女高兴给点,父母还要视情收点,过得去的时候,根本就不会去干扰儿女半点。
有句话说手心手背都是肉,这只有自己为人父、为人母时才能够体味出。兄弟姐妹在父母心中都是孩子,那怕是个残废的也不会另眼相待。只是很多时候,往往是孩子们误解了父母的用意,误判了父母的心。
相比之下,父母对于生活困难、负担较重、最小的儿女倒是有些偏向,这也是情理之中。其实长子长女还是最得益父母关心,也最利益父母爱,确实也最能扛苦与事。
生活中说是一碗水端平,完全一样是做不到,很多时候子女也要理解父母的用情。
父母一辈子不图儿女多少回报,更别说老了要儿女多少钱。
总记得原来老人们常说的一句话,老都老了,要钱有什么用。所以说,很多儿女别惯坏了自己的思想。父母健在的时候多陪伴、多理解、多关心便好,让父母有个快乐的归宿,别拿气盛的话来气父母才是最好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