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先看的《沟通圣经》。作为一个给大学生上职场沟通课的老师,我觉得《沟通圣经》已经涵盖了工作中需要用到的沟通方式和技巧,它是一本关于“术”的书。在沟通的5个要素——沟通者、沟通对象、信息表达、反馈和文化背景中,信息表达、反馈和沟通的文化背景,却是比较难掌握的。而《沟通的艺术:看入人里,看出人外》是关于“道”的探讨。
看入人里
沟通者的自我是如何影响着我们是否选择沟通的心路历程:我们是否坦露自己,坦露的程度是多少,是否用其他方式去表达自己。然后阐述我们的知觉。作为一个沟通者,我们会怎样接收、选择、组织信息,我们会不会对人先入为主,我们的期待对沟通的影响,还有我们在沟通的过程中,我们是否具有同理心?
说到同理心,其实很多人都以为同理心就是同情心,可我觉得作者很了不起的地方是,他专门解释了这个概念。同理心指的是你可以感受到别人的感受,而不是作为外人去判断和怜悯别人。
举个例子,如果好友跟你说:“我离婚了。”你回答:“噢,我早说过那个是渣男,可怜的亲,忘记他,天涯何处无芳草!”这是同情心。如果你说:“听到这个消息我很震惊,这个决定不易,你肯定经历过许多挣扎和难受。”这是同理心。最大的区别在于说话的姿态,同情心是居高临下的的,同理心是平视平等的角度的。
很多育儿家教类的书都专门提到了同理心这个概念。我想,这个概念总被育儿书提及,是因为作为成人,我们经常没有同理心。我们意识不到许多亲子问题、公司里面上司和下属的冲突、夫妻之间的矛盾,甚至是社会问题,如果有了同理心,而不是同情心的介入,我们就不会随意地评价、肆意地批判,而是感同身受地从对方的角度寻求解决的方法,那么许多所谓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作为处在困境的一方,也更有力量往前走了。
提到了同理心,不得不提情绪。即便我们学习了许多沟通技巧和沟通背后的道理,我们仍然终究逃脱不了情绪的影响。我们知道大吼大叫对沟通毫无益处,但是当十万火急、怒发冲冠的时候还是会忍不住;我们知道逃避解决不了问题,但是当失望沮丧、患得患失时,很可能还是会回避沟通。情绪是左右沟通的一个看起来微不足道,事实上非常关键的因素。如何去表达情绪,在我们文化和教育中,一直都是缺少的。如果我们压抑自己的情绪,如何确保所表达的是自己的本意呢?
看出人外
我们用怎么样的方式去传递信息,包括语言、非语言,例如表情、行为、外表等,影响着沟通的顺利进行。除了表达,在沟通里面还需要倾听,也就是沟通对象给我们的反馈。
书里面提到了倾听的反应类型,其中说到借力使力,例如你的朋友想你给他一个建议,但事实上你没有办法替他做决定,那么这时,使用沉默或者“嗯哼”这样的言语去鼓励对方多说一些,借由这个过程,让你的朋友自己帮助自己在说的过程中理清思路,解决问题。美国沟通大师托马斯·戈登博士曾经提出“积极倾听”就是如此。
又比如,有些人的提问是为了寻求“正确”的答案,而不是真实的答案。例如女朋友问你:“我最近看起来胖了吗?”问话者很大气程度上已经预设了偏好的答案,而不是让你说实话。所以,沟通的过程隐含着很多语言背后的信息,一旦我们知道了对方的意图,许多沟通难题就迎刃而解。
信息的传达与反馈,同时也受沟通的渠道影响。《沟通圣经》里的内容刚好跟这本书的第二部分互补。想全方位提高沟通能力的朋友不妨将两本书结合起来看。
看人之间
我们为什么要沟通?我们为什么要建立关系?是人的本能、社会性的需要,还是我们需要交换各自的利益或者是资源?人际关系,是一种发展的观点还是辩证的观点,是一种经常变动的,还是受文化影响的?我觉得如果把这些最基础的问题看清楚了,我们对人与人的关系,便会从一个更全面客观和理性的角度去看待了。
无论是亲密关系中的爱恨离合、家庭内部的协作沟通、友谊的发展疏远,还是各种冲突的产生和处理。我觉得书中讲得很科学和接地气。
例如说到家人间的沟通,里面有一个很有趣的插图:家庭聚会中,一家之主举起酒杯说“为我们的家庭干杯......”,但是在席的其他人,不是骂骂咧咧,就是玩着手机心不在焉,要不就自己吃自己的,大家聚在一起很热闹,但是大家似乎都不快乐、不享受。这显然也是我们春节里许多家庭的写照。家庭是一个很特别的存在,组织松散,但无论大事小事,都有系带牵扯着众成员。家庭作为系统,它的沟通模式又是自带角色的。有人说,烦恼和恐惧来自无知,那么我们从科学的角度了解了家庭沟通系统、友谊沟通系统、亲密关系和冲突,是不是就会多一些坦然和自在呢?